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24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1419篇
林业   1173篇
农学   3643篇
基础科学   507篇
  492篇
综合类   21631篇
农作物   4107篇
水产渔业   970篇
畜牧兽医   9959篇
园艺   5238篇
植物保护   332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775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959篇
  2020年   823篇
  2019年   1058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1054篇
  2016年   1251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1913篇
  2013年   1785篇
  2012年   2199篇
  2011年   2301篇
  2010年   2264篇
  2009年   2527篇
  2008年   2373篇
  2007年   2188篇
  2006年   2017篇
  2005年   2240篇
  2004年   2463篇
  2003年   2332篇
  2002年   2115篇
  2001年   1806篇
  2000年   1288篇
  1999年   1042篇
  1998年   957篇
  1997年   903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698篇
  1994年   625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459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39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0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北方1号杏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地杏绝大多数品种不抗晚霜 ,完全花比率较低 ,丰产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于 1996年春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丰产性强的北方 1号杏定植于本市木石镇东台果园 ,经 5年试验取得了理想结果。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在木石镇东台果园进行 ,当地年平均气温13 5℃ ,1月平均气温 - 1.8℃ ,无霜期年平均 197天 ,年日照时数 2 384 4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 70 0~80 0mm。该园处于青石山北面 ,属山脚洼地 ,浅沟台田 ,土壤是较粘重的潮褐土 ,地下水位夏季较浅 ,土壤有机质含量 0 5%~ 0 8% ,pH值 7 5左右。前茬是苹果树 ,在 1995年冬刨掉 ,杏树…  相似文献   
132.
133.
黄皮无籽西瓜金太阳无籽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太阳无籽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多培体育种课题组育成的贡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为中熟种。生长势强。叶色绿,叶绿素含量高。坐果率高,产量高,品质优。比二倍体水平上的相同组合黄皮杂交1代西人有更高的产量和品质优势。  相似文献   
134.
《中国茶叶》1992,14(2):9-9
“中茶1号”肥,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根据茶园土壤性质及茶树生理和营养要求研制成功的茶树专用复合肥料,我县于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厂引进这种肥料,在全县茶园进行了多点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收和提高茶叶品质的良好效果。我县茶园由于多年偏施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5.
豫谷6号是应用有性杂交技术,经连续南繁、温室加代选择育成的夏谷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倒伏、高度抗旱、综合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宜中等以上肥力水、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6.
保护地番茄品种陇番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Tm-2nv基因优良自交系组配,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选育的番茄杂种一代陇番7号,属中晚熟品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一般666.7m2产量可达6500kg以上,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中,坐果均匀整齐,果形美观,商品性好。已在西北地区推广1027hm2。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以构树的成长芽为材料,利用电镜详细观察了构树芽原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育过程,原形成层出现于茎端剩余分生组织环,细胞成束排列。在初生长后期,原形成层束位于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之间的细胞发生平周分裂,产生径向排列的细胞层。由观察得出,构树形成层是从原形成层逐渐发育而来,次生木质部的出现是形成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油麻1-1×金白1号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定向选择,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新品种冀油4号。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在国家和省区试中连续7次进行比较,均居第一位,较对照增产7.3—34%,在我国北方大花生区推广种植比生产种增产15—25%;含油率52.69%,出米率73—75%,是目前生产上大果型品种高含油、高出米率品种之一;抗病性好,特别是抗叶斑病,耐病毒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推广速度快,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生产上已推广220多万亩,新增社会效益1.5亿元.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