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3篇
林业   4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3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8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采取开发式扶贫、对口帮扶、异地安置和特困地区大会战等多种扶贫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稳定,贫困人口锐减。新时期,应继续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坚持扶贫先扶智,搞好资源整合,进行连片开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92.
徐来  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29-17530,17532
试图从社会保障视角入手,分析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学中的逻辑基础,并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业产业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93.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全国性公共物品,其主要的供给责任属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社会救助法的公共治理应对国家权力的社会化,对该领域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应当树立的理念是协同合作而非管制竞争。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对纵向府际关系的调整呈现“事权与财力倒置”的趋势。这既造成行政权力错位,也给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带来挑战。建立合作型社会救助纵向府际关系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具体职能,建立纵向府际协同机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法定程序,这也是社会救助法实现公共治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4.
在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林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揭示了和谐化育的原则和有效路径。处理好“四个和谐”:身处逆境和艰苦奋斗的和谐;物质资助和精神关爱的和谐;贫困生成才和成人的和谐;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救助的和谐。  相似文献   
95.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贫困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做好贫困生的界定与管理是解决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关键。贫困生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面临着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所以高职院校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模式、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6.
学费收缴工作关系着高等农业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解决高等农业院校目前面临的学费收缴困难,需要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合作意识,建立一体化的学费管理体制,作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建立学生信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7.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着心理失调的现象。对贫困生心理失调的原因加以分析、探讨,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对策,对于调整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老、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通过对老人们的救助,使其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先秦时期对老人的救助制度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免除赋税徭役、减免刑罚、赐物养老以及对致仕官吏的优抚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
继五月初机关各支部向PKU贫困儿童开展社会救助献爱心捐助活动后,林业厅机关干部近日又迅速展开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贫困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贫困生的问题尤为突出。以促进高职贫困生就业为出发点,从培养贫困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高职贫困生就业的非智力因素,探索了高职贫困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