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6篇
  85篇
综合类   587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52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细菌质粒与基因工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质粒(Plasmid)是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能自行复制而传递许多世代。质粒常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质内,有些质粒可插入到染色体中,能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在一起,这种质粒称为附加体(Episome)。自1946年T.lederberg与EL.Tatum发现大肠杆菌K-12可通过接合进行基因重组后不久,又发现了可以传递的遗传因于─—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F因子),1952年T.Lederberg建议称之为质粒⑴。质粒不是细菌细胞的一种必需成分,有自我复制的能力,细菌细胞得到或失去质拉对细菌生命活动没有决定性影响。但是,质料可提供细菌选…  相似文献   
62.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也称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是指将含有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入宿主体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抗源蛋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对该抗源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制成的,  相似文献   
63.
分别于出生当天、3、14、23、28 日龄随机屠宰杜长大公猪4头,采集骨股骨髓组织。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不同日龄仔猪骨髓组织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差异及断奶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仔猪骨髓组织PR-39 mRNA 相对丰度有明显的差异(P < 0.05)。出生时较低,吮吸初乳2天后显著增加(P < 0.05),14日龄时较3日龄显著下降(P < 0.05),随后随日龄的增加,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断奶导致其显著下降(P < 0.05)。  相似文献   
64.
65.
中药对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耐药性是细菌在有药物存在的不良生存环境下产生的本能生理反应,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因而不管研制什么样的新一代药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外研究表明.某些天然植物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且与合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以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还可以抑制或者消除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6.
为了分析猪源大肠杆菌中mcr-1阳性不可接合类噬菌体质粒pD72-mcr-1与bla_(CTX-M-55)阳性可接合的F33∶A-∶B-质粒pD72-F33融合形成的共整合质粒pD72C的生物学特性,评估该融合质粒对mcr-1传播的潜在作用,本实验采用生长曲线测定、质粒稳定性实验、竞争性实验和接合实验,测定了融合质粒pD72C和亲本质粒pD72-F33对宿主菌的适应性、融合能力和扩散能力。结果表明:融合质粒pD72C在无抗生素的环境中能稳定传代9 d,对宿主菌有适应性优势,且比亲本质粒pD72-F33具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该融合质粒表现出较高的融合频率和接合频率,说明该融合质粒能够扩展菌株的耐药谱并促进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传播。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质粒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PMQR)的主要机制之一。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不断增多,且其耐药基因可随质粒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相互传递,进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质粒携带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以综述,为其耐药机制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一类能够赋予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单酰环类抗生素耐药的酶类,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ESBLs,如TEM、SHV、CTX-M等类型,还有一些较少报道的VEB、GES和PER型[1]。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这些ESBLs基因,其中转座子、整合子、接合性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在捕获和转移这些  相似文献   
69.
为了构建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试验以已构建的含有γ-干扰素基因的pMD-GZ-IFN-γ质粒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501 bp的γ-干扰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所得IFN-γ基因克隆至经相同双酶切处理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γ。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cDNA3.1(+)的基因序列为γ-干扰素序列,说明γ-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70.
为建立SDS消除奇异变形杆菌质粒的方法,了解奇异变形杆菌的质粒与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表型之间的关系,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奇异变形杆菌的消除条件,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验证,筛选出质粒消除效果最佳的试验条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质粒消除前后奇异变形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性测定。结果显示,消除效果最好的条件为消除剂SDS浓度0.2%,温度42℃,消除72 h。将该组消除后不含质粒的奇异变形杆菌与原含质粒奇异变形杆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10株鸡源奇异变形杆菌消除质粒后,其中9株对头孢噻呋的药物敏感性由耐药变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