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豆乳酒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豆乳酶解液发酵制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出该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大豆与水1∶10制成的豆乳中加入12000 U/L的木瓜蛋白酶,pH 7.0,60℃水解6 h,水解液中接种0.15‰葡萄酵母菌,加入18%的蔗糖,用柠檬酸调发酵液pH值3.4,在25~27℃下发酵7~9 d,经陈酿后研制出的豆乳酒风味纯正,酒体丰满,口感、稳定性均较好,不仅含有大豆的营养物质,还有发酵酒的芳香,为充分利用大豆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发酵豆乳饮料的研究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伟 《大豆科学》2000,19(1):80-84
发酵豆乳饮料是豆乳经乳酸菌发酵,配以辅料(蔗糖、稳定剂、酸味剂、无菌水)调配而成的乳酸菌饮料。为了探索乳酸菌发酵豆乳的最佳条件,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确定豆固形物浓度为7%,蔗糖添加量为9%,混合菌种比例L/str为1:3,发酵温度为37℃,在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14h条件下,乳酸菌生殖生长最好。发酵豆乳经辅料调配,确定最佳配比。产品口感细腻,酸甜可口,风味独特,是营养保健型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83.
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豆乳中12 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柠檬酸盐缓冲条件下分离,无水硫酸镁、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和C18净化处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12 种农药的定量限均为0.004 mg/kg;标准曲线在5~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进行3 个不同水平的加标实验,加标回收率为71.8%~114.9%,相对标准偏差为4.6%~13.3%。该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可用于豆乳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正近日,豆制品行业一项新的发明专利诞生:使用一种新型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菌)对豆浆和蜂蜜的混合物进行发酵,可制成乳化状或凝固状成品。该项发明解决了不用食品添加剂改善口感、口味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类似产品大都是以牛奶或牛奶、豆浆的混合物,加入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不仅添加有数种食品添加剂,如果胶、阿斯巴甜、食用香精、山梨糖醇、白砂糖、乳糖、葡萄糖、食用明胶、单甘脂、增稠剂等,而且工艺流程也较复杂,必须有均质杀菌等环节。  相似文献   
85.
由湖北省武汉嘟嘟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ZDG-06型多功能豆乳蒸锅,运用现代尖端科技工艺,严格按照大豆生化反应的要求,针对抗营养因子耐高温性差的特点,动态提供124℃高  相似文献   
86.
大豆食品突出特点是粗蛋白质含量高,即使普通豆浆中粗蛋白质含量也高于牛奶.豆乳不含胆固醇,而亚油酸含量高,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有一定疗效,加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磷脂,能促进人体激素分泌,有延缓衰老和增加记忆力的功能.豆乳还含有钙、锌、铁等多种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87.
豆乳为主要原料,经除腥、调配等特殊处理,以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来研究豆乳乳酸发酵工艺,并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豆乳为主要原料制作酸豆乳具有传统酸乳的风味和外观,以及营养平衡、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88.
本课题研制了豆乳、乳酸发酵豆乳豆乳冰淇淋,并探讨了较佳的脱腥方式、生产工艺、原料配方,基本获得成功。结果显示:产品感官评定良好,营养丰富,成本低廉,其生产工艺简单易行。这为大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9.
大批量小样品豆腐与豆乳得率的定量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娥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7,26(2):223-229
豆腐与豆乳的育种和资源研究需要对大批量小样品进行得率的测定,为选择提供快速而又相对精确的依据.本研究目的是在前人基础上改进小样品豆腐与豆乳得率的实验室定量分析技术,进而提出精确、稳定、规范的测定流程.主要研究内容为以干磨代替湿磨,选用性能稳定可控性好的FOSS Tecator 1095样品磨,干磨豆粉;以6个百粒重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磨豆时间、不同滤渣条件对小样品豆腐与豆乳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粉时间50 s,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经120目滤网减压室温抽滤1 min的豆腐与豆乳得率最高,误差最低.提出以下流程作为规范化豆腐与豆乳得率实验室定量分析技术:精确称取经FOSS样品磨50 s磨碎的豆粉5.00g,以150 mL自来水室温浸泡2 h,采用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经120目滤网减压(真空度0.098 Mpa)室温抽滤1 min,分取20 mL浆液烘干测干豆乳得率;另取20 mL浆液置于95℃水浴约15 min(浆面温度呈90℃)、冷却至约80℃加0.6 mLCaSO4过饱和溶液点浆,搅拌,蹲脑30 min,经16,000 r/min离心10 min,倾去上清液得湿豆腐,120℃烘干24 h测干豆腐得率.经大量实验验证,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快速、精确、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90.
1.豆油皮 将豆乳倒入浅锅中,小心烧煮,约经1小时豆乳中的蛋白质及脂肪浮于表面,与空气相接触,氧化成薄皮。待皮稍厚时,用59.4厘米左右的竹枝,插入薄皮下,放置在镀锌铁网上,用炭火徐徐干燥之。500克大豆可得油皮17张。油皮取出后,剩下的残液尚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可做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