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薇 《山西果树》2005,(3):55-55
0草莓汁制取将选好的草莓果清洗干净,采用打浆排渣果汁分离去籽机打浆.并选用100目筛过滤;添加浆果重量的0.015%的果胶酶,在50℃下反应2h(小时);将果浆循环研磨,进行细微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张丹 《大豆科技》2001,(4):21-22
本文表述了用全脂脱腥大豆精粉生产豆乳冰淇淋的工艺要点及配方设计可行性与成熟性,为消费市场推出了大豆加工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不同的发酵条件,包括乳酸菌组合、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豆汁固形物含量,测定发酵豆乳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发酵菌种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最优比例为2∶1.5∶1.5,并且在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 h、固形物含量为12%的条件下,发酵豆乳的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84.3%。通过与未经乳酸菌发酵的白玉牌内酯豆乳和白玉牌豆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白玉牌内酯豆乳和白玉牌豆腐对自由基清除率只有32.1%和23.2%,表明乳酸菌发酵能显著提高豆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全国261个大豆品字为材料,研究豆乳产量、品质、加工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豆乳产量与豆乳蛋白量、蛋白抽提率、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总糖含量、豆渣蛋白量、总糖量、豆渣蛋白损失率、脂肪损失率极显著负相关;干豆乳蛋白含量与籽粒蛋白含量、豆乳蛋白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干豆乳总糖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干豆乳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豆乳脂肪量极显著正相关;干豆乳总糖含量与籽粒总糖含量、豆乳总糖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蛋白抽提率与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相关系数均较大,为70%-100%。  相似文献   
5.
豆乳为原料,通过不同均质压力处理后,将样品存放在常温(25℃)环境下,持续观测30 d,研究不同均质压力下贮存过程中豆乳的黏度、色差、丙二醛含量和蛋白稳定性的变化。发现在15~40 MPa的均质压力下,豆乳黏度无明显差别;贮存过程中,色差△E值在第20天时为8.51,感官评价消费者中不可接受,黏度和稳定性有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荷叶豆乳饮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出一款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荷叶豆乳饮料,以感官评定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饮料配方。结果表明,荷叶豆乳的最优配方为:苹果汁添加量5%(V/V),荷叶浸提物添加量16%(V/V),白砂糖添加量6%(m/V),豆乳添加量6%(V/V),此时响应面预测的感官评分达86.4分。按照该配方制作的荷叶豆乳饮料色泽均匀,荷叶香味怡人,甜酸比适中,无豆腥味,无明显分层。  相似文献   
7.
以发酵豆乳为材料,分离出四种酵母菌,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鏊定和发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四种酵母菌在豆乳的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代谢旺盛,具有互补性,用其制作的豆乳既有大豆的香味,也有酒精的醇香味,口感易被接受.与乳酸菌发酵豆乳相比,口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被试验并证实是检测和半定量牛奶和豆奶混合物中的豆奶和牛奶蛋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蛋白分离不需要制备缓冲液,考马斯兰染色可快速给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和背景染色弱的结果,样品只需稀释至合适的浓度总蛋白浓度大约3.6ng)。从电泳谱图上可清晰地看出7条牛奶蛋白带和13条豆奶豆蛋白带,本文给出了它们的分子量。当牛奶和豆奶混合时,许多蛋白带都可用于检测混合物  相似文献   
9.
干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制品,但在我国生产历史较短,并且由于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产销量均较低。豆乳与牛乳混合干酪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豆乳与牛乳中蛋白结构的不同,造成豆乳添加量仅在15%~20%,无法达到降低成本与改善风味的效果,成果转化意义不大。再制干酪是以2种或2种以上天然干酪为原材料,经切割、粉碎、添加乳化剂、加热搅拌、充分乳化,趁热灌装而制成的产品。再制干酪在保存了天然干酪中的大部分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同时,由于在其中添加了各种特色配料,再加上特有的加工技术,可以消除天然干酪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热预处理方式对酸豆乳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持续加热(Continuous heating soymilk,CHS)和热磨浆(Heat soymilk,HS)2种工艺制备豆乳,温度115℃下灭菌10,15,20 min后发酵、后熟得到酸豆乳.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酵期间和后熟酸豆乳的pH、酸度、活菌数、持水性、粘度、色度和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HS处理酸豆乳凝乳均一稳定、紧密不分层、无乳清析出、酸甜可口、发酵香味浓郁、无豆腥味、酸度适中,总体接受度好;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质构指标表明,CHS处理酸豆乳发酵过程中,在1~6h内的pH显著低于HS处理,到9 h时2种酸豆乳的pH趋于一致;后熟8 d内CHS和HS酸豆乳的pH变化不显著;酸度变化与pH变化趋势一致;CHS处理酸豆乳持水性和粘度均低于HS处理;发酵6 h时,2种豆乳活菌数基本保持在7.2×107~7.9×107 CFU/mL,之后基本保持不变;后熟过程中不同处理方式的活菌数基本无明显变化,CHS处理的黏性和粘结性优于HS处理.说明磨浆时热预处理工艺直接影响酸豆乳品质特性,持续加热磨浆显著提高酸豆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