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费前进 《中国猪业》2009,4(9):67-68
以前看外国人写的书总是不习惯.总觉得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不像中国人写东西那么简洁。如古人的写意画、诗词歌赋,总觉得有一种简沽的美。但是中国人的数字概念则不是那么准确.逻辑性不强.反之,西方人的语言中,时间和数字观念很强。正是这种思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多数人对草原的认知基本来自诗词歌赋,或影像制品,因为总体上全球大部分草原都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偏远地区,人们一般不易到达、深入。原来自然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大都被人类开荒耕种,成为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现在留存的草原则大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何锐 《云南林业》2006,27(6):33-33
在昆明黑龙潭公园中,有3株闻名遐迩的古树。历代文人墨客以大量的诗词歌赋对其赞颂不绝,当代文豪郭沫若也赋诗称之为“三异木”。它们就是唐梅、宋柏、明茶。3株古树分属3个树种,分别植于3个朝代,但生长于同一庭院中,相互近在咫尺,也堪称一奇。唐梅。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  相似文献   
14.
打从西晋出了"竹林七贤",非草非木的竹子名声大振。于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竹、种竹的佳话、轶事每每有之,而赞竹、颂竹的诗词歌赋和以竹入画的画作亦不少见。《晋书!王徽之传》:"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徽之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  相似文献   
15.
戴一明  徐国琴  谢青 《新农村》2014,(10):50-51
为弘扬内容丰富,底蕴丰厚的西湖文化,浙江省杭州市西子社区学院从西湖民间故事、西湖诗词歌赋、西湖名人轶事、西湖园林建筑、西湖宗教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多个方面,组织实施"十万市民品西湖"活动,引领市民去品西湖。通过读西湖、听西湖、走西湖、颂西湖等动静结合的途径,调动市民的各种感官去了解西湖文化,浸染其中。  相似文献   
16.
坐在窗边静观飞舞的雪花.不由得想到了雪中孤傲的梅花。梅与雪常在诗人笔下结上不解之缘.南朝王筠诗曰:“翻光同雪舞.落素混水池”写出了大雪纷飞时梅花与之同舞之意境。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学者墨客所喜爱;古往今来在中国文人的笔下.以梅为题.咏梅的诗词歌赋可谓俯拾皆是,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颂其节操凝重。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一直认为茶花是在万花凋零的寒冬和初春才开花的观赏植物,多少诗词歌赋都着力赞美它不畏霜雪的品格。然而,在傲霜斗雪的背后恰恰暴露出一些缺憾,那就是它夏秋无花,而且花期相对不长。因此,寻找能够夏季特别是四季开花的茶花,便成为人们心中久已有之的一个向往。随着对我国野生茶花资源的深入调  相似文献   
18.
诗意之地     
<正>盘点中国最美的湿地,不禁去翻看一些久已没有打开的古代诗词歌赋的集子,这一看却意外发现过去不曾注意的现象,原来古人写水的诗词歌赋以及楹联,竟然如此之多。仅《诗经》、《唐诗三百首》、《全宋词》咏水的诗词都有很大的数量。这其中千古流传的  相似文献   
19.
文人与松树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对松树情有独钟,咏松的诗词歌赋、画松的书法绘画,更是浩如烟海,不胜枚举。不少与松树结缘的诗人画家,他们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借松树抒发情怀,体现人格志气,因“物我交融”,“其身与松化”,产生了无数瑰丽的咏松诗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传世佳作。  相似文献   
20.
沈慧 《花木盆景》2010,(8):16-17
<正>观叶植物是指以叶片的形状、色泽和质地为主要观赏对象,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宜在室内条件下较长时间陈设和观赏的植物。观叶植物以叶子为主要观赏对象,和观花植物、观果植物一样都是美化环境的植物。观叶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