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4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林业   1047篇
农学   969篇
基础科学   345篇
  473篇
综合类   5019篇
农作物   610篇
水产渔业   707篇
畜牧兽医   2604篇
园艺   569篇
植物保护   28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931篇
  2009年   899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农业环境保护》2010,(8):F0002-F0002,F0003
本次优秀论文的评选程序:根据论文(限2009年度刊登的论文)的专家评审意见,由编辑部筛选出一批论文,推荐给学报的编委参与评选,编辑部结合编委评选的情况最后选出本年度的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99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改善枣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华北平原枣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微生物学角度揭示其对土壤质量的改良状况,为生物炭在果园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在位于华北平原枣区的河南省濮阳市林科院进行了生物炭与氮肥配合施用的田间定位试验。生物炭用量设0、2.5、5和10 t/hm2 4个水平 (以C0、C1、C2、C3表示),氮素用量设300、450和600 kg/hm2 3个水平 (以N1、N2、N3表示),加上1个完全空白处理CK (不施生物炭和氮肥),共计13个处理。在红枣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各配施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 【结果】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极显著影响,且微生物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所有施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较C0均显著增加。在2.5 t/hm2生物炭 (C1) 水平下,不同施氮处理间微生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以C3N2和C3N3处理增幅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8.6%和159.4%。与对照相比,土壤脲酶活性随生物炭与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大增幅为91.7%,但生物炭与氮肥配合总体上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用量、施氮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均有极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增幅分别为10.9%~80.4%、6.6%~143.1%和50.6%~115.2%。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总体上提高了枣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三者共同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改良,配施处理可作为改良枣区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综合试验结果及实际生产成本,10 t/hm2的生物炭,配施N 300 kg /hm2的氮肥为该地区最佳配比施肥量。   相似文献   
993.
醋糟菌糠对3种作物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醋糟菌糠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解决食用菌菌糠对环境污染及其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玉米、高粱、糯玉米3种作物基施醋糟菌糠后不同生育期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醋糟菌糠显著提高了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加入醋糟菌糠的土壤细菌数量比对照提高32%~54%;放线菌数量在成熟期提高明显,玉米田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幅最大,为101%;真菌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种植高粱、玉米和糯玉米土壤的脲酶活性增长率分别为239%、189%和185%;3种作物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抽穗期最高,最大增长率为40%;3种作物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变化趋势不同,玉米各生育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较为稳定,其增长率分别为38%、28%、48%。3)醋糟菌糠的施入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含量,不同生育期3种作物的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增幅为58.10~407.67 mg·kg-1,微生物氮含量增幅为11.98~27.55 mg·kg-1。由此可见,醋糟菌糠的施用可以增强土壤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效果。同时该研究也为醋糟菌糠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将9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18个杂交组合。以茎粗、叶长、节间长、第一雌花节位、播种-始花天数和冷害指数等6个反映苦瓜植株形态、熟性和生态适应性的性状为基础性状组,当构成遗传相关系数矩阵的性状数目依次从6个增加到1 2个时,7组遗传距离在累计贡献率70%~95%内表现稳定,累计贡献率大于95%时表现不稳定。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在7个和8个性状时最大,随性状数目增加,相关系数减小。对7个和8个性状在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0%~85%时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Y=0.1293 0.0284X和Y=0.1867 0.0324X,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5.
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耕地数量空间格局变化规律的耕地数量生态位重心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焦作市1998-2004年期间耕地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测度区域耕地数量整体变化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程度大小,并可依据其变化规律探求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996.
常规与有机农作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平衡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自然生态系统中P的形态、数量和循环方式,对常规和有机农作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P的来源、数量、输入、输出途径及特点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P的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有机农作方式下P投入水平低,输出与常规农作方式相当,系统表现为负平衡,但P的利用效率高于常规农作方式,对减少P素的负效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植物数量性状诱发突变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人 《核农学报》1988,2(3):161-166
本文提出了一种植物数量性状诱变的数学模型——混合分布模型。该模型将诱变后代群体分解成正常与突变两个子群体,总群体中性状的分布由两个子群体的分布混合而成。利用信息条件最小X~2估计方法,可以估计出总群体及两个子群体的均值和方差,以及突变子群体占总群体的比例,即突变率,并由此确定分布的形式。从两个子群体的方差还可估算出突变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另外,该模型能够推广到多元情形,并举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分析了水稻广亲和品种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综合差异.结果表明,24个广亲和品种依11个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可分为4类,并分析了各类品种的一般配合力特点.  相似文献   
999.
优质烤烟生产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优质烤烟生产灌溉技术的一些必要参数。结果表明:叶温差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关系密切,可以作为烤烟水分亏缺指标,用以指导灌溉;叶温差的变化与叶片萎蔫情况相对应,可用叶片的萎蔫情况来估计叶温差,适用于指导烟农灌水;在旺长前期、中期及成熟前期各灌水1次,旺长期每次灌水量为4kg/株,成熟期为2kg/株。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两种引文数据库,统计产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省级农科院、中国农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学术水平,并且指出了这两种引文数据库作为评价工具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