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424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807篇
  268篇
综合类   1594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457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选取安徽省池州市2002~2018年数据,运用Eviews9.0软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其它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三权分置"制度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针对该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实施建议以及针对池州农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目的】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要素,农业水资源是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农业水资源监测领域研究态势进行定量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应用VOSviewer、CiteSpace和Derwent Data Analyzer等软件构建文献数据的关系和可视化,分析1999—2018年农业水资源监测领域发文量趋势、主要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结果】(1)全球发文量呈上升趋势,2008年后发展速度明显提升,中国的发文量趋势与全球发展基本保持一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欧盟、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全球在农业水资源监测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地区,中国的发文量持续攀升但篇均被引较低。在前5名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高,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篇均被引位居第1。(3)在研究热点方面,水质(water quality)是农业水资源持续监测的热点,近10年,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成为关注的热点。【结论】目前,美国和欧盟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发展水平,中国虽然在发文量上具有较快发展,但研究的竞争力有待提高。未来的农业水资源监测需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等多角度开展研究,综合集成多源数据、多技术研发、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86—2019年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力量的分布及合作、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检索到的文献最早发表于1996年,2005年之前此领域处于初步发展期,2005年进入稳步增长期,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和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学者Tscharntke T发文量最多,近5年Batáry P发文量较多;刊文量最多的期刊是《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和《Sustainability》,刊文量前16的期刊中《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影响因子最高(6.533)。德国和英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频繁,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是机构合作网络的两个中心,Tscharntke T和Bommarco R等较多学者表现出紧密合作的学术形式。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国际研究热点从仅关注种植模式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逐步拓展到不同尺度或景观复杂性对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应用型研究。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和篇均被引频次等与欧美国家还存在差距,但近5年发文量增长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今后此领域仍将是全球有机农业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方向,涉及多尺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性研究和地域性应用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知识图谱为基础对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NoteExpress 3.6.0.9178对文献进行去重处理,利用CiteSpace 6.1.R1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知网(CNKI) 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1 672篇文献,从文献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角度绘制知识图谱并开展研究分析,展现中国农村普惠金融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文献时序分布看,自2015年起,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大体处于平稳上升发展状态,整体呈现大幅增长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从文献空间分布来看,1 672篇文献共涉及454类期刊、 2 435名作者和247家研究机构。总体而言,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但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从研究热点和文献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主题发展演变中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和乡村振兴发挥着基础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研究主题更加多元化。该可视化分析显示,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正处于稳定发展阶段,随着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的出现,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研究将成为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95.
乳腺炎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也是畜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以1943—2022年Web of Science(WOS)信息平台上关于奶山羊乳腺炎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奶山羊乳腺炎研究的发文情况、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奶山羊乳腺炎文献数量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奶山羊乳腺炎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文量增长趋势较好;奶山羊乳腺炎文献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农业、兽医科学、传染性疾病、食品科学与技术以及动物学等;研究的重要关键词除有“乳产量”、“乳腺”、“流行”等常见词汇外,还有“体细胞数”、“蛋白质”、“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胞分子领域词汇。在今后的乳腺炎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各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各专业知识间的结合,将乳腺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一步细化,并重视对乳腺炎预防工作的研究,以提高乳腺炎的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96.
十大孔兑是鄂尔多斯境内十条季节性洪水沟,多年风水复合侵蚀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黄河泥沙量不断增加。基于此从生态治理角度利用Cite Space对前人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综述了有关十大孔兑生态治理的文献数量年际变化、研究学者机构合作关系、文献关键词以及十大孔兑实施的生态治理措施等,发现对部分孔兑研究不够全面、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缺少风沙入孔,风沙入黄复杂过程研究等问题,是未来需要加强突破的难题,这些难题的突破有助于更好的治理十大孔兑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为充分了解粤北地区针阔叶混交林碳(C)、氮(N)、磷(P)、钾(K)元素在树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期揭示粤北地区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树木不同器官的养分平衡机理及环境适应机制,为合理经营管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木荷、南酸枣、米槠、杉木、马尾松5个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树种枝、叶、根、干的养分元素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C、N、P、K含量和计量比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N、P、K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最高,干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不同器官的C:N、C:P、C:K均表现为干最高,叶最低,根、枝居中。5个树种叶的平均C、N、P、K含量分别为512.04、14.29、0.74、10.30 mg·g-1,且叶的N、P、K含量与其他器官存在显著差异(P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树木具有复杂的内在协调机制。[结论 ]粤北针阔混交林树种不同器官的C含量较高,但N、P、K元素较缺乏,树木生长主要受P限制;米槠、南酸枣、杉木具有较高的P利用能力,且南酸枣具有更合理的养分分配格局,有利于在群落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不同种源杉木细根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筛选出养分高效利用的杉木种源,以我国杉木分布区内的16个当地种源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用根序分级法测定细根平均直径(RAD)、比表面积(SSA)、组织密度(RTD)、比根长(SRL)及其C、N、P含量等功能性状指标,分析细根功能性状在不同种源和不同分布区间的差异及变化规律,揭示不同序级细根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杉木细根形态存在显著差异(P<0.05),云南马关、广西融水(南带)种源的细根RAD总体上大于河南信阳、湖北罗田(北带)种源。不同分布区杉木细根SRL和SSA表现为:中带西区>中带中区>北带>中带东区>南带。细根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河南信阳种源细根各根序内C含量和C∶N最小。细根C含量在不同分布区间表现为:中带中区>中带西区>中带东区>南带>北带,而N含量则相反。N∶P表现为:南带>中带东区>北带>中带中区>中带西区。冗余分析发现,细根RAD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C含量的主控因子。各根级N含量与...  相似文献   
99.
磷(P)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的各种生理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气氮沉降和人类活动加剧,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急剧增加,导致磷对生态系统的限制性作用日益凸显。本文系统综述了P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化学计量以及N、P相互作用等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该领域的几个重要研究方向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分析苔藓植物2011-2022年的相关研究文献,深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从发文量、发文作者、机构、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使用的9 523篇论文来源于134个国家、6 451个研究机构、1 900个期刊,发文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英格兰发文量位居前五,且国家之间的联系紧密,构成一个较大的合作群体。在该领域作者发文量最多五位作者是该领域较为稳定的合作群体。植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是该领域最受关注的学科。关键词突现词表明,在本阶段的研究重点注重于苔藓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苔藓植物基因序列等方面的研究。在关键词聚类上,可以清晰可见有五大类,在聚类强度最强的是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结论表明:近10年苔藓植物的研究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尤其2011-2012年期间,关注度急增,在此期间研究内容以苔藓植物种类鉴定、苔藓生物多样性、区系研究、生态功能以及基因等方面为主,同时该研究时间段内我国发文量较多,但被引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