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由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XDT8型袋泡茶包装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是茶叶、食品行业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理想设备,具有自动充填、制袋、贴线、连标签、外袋热封、自动计数等功能,主要用于药茶、减肥茶、健身茶及其他类似小颗粒物品的包装。  相似文献   
22.
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为6大类:即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黄茶、黑茶和白茶。此外,还有使用上述6种茶作为原料制成的再加工茶,如花茶、紧压茶和袋泡茶等。而我国是以绿茶生产为主的产茶国,绿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73%。仅绿茶而言,又分4大种类、近20个品目。  相似文献   
2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分析鉴定了单一型与拼配型(5∶12)(m∶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花袋泡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单一枇杷花袋泡茶检测出58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92.50%,主要为醛类,相对含量为63.47%,为其具有浓郁刺鼻气味的主要原因;其次依次为酯类、醇类、烃类,还有少量酸类、杂环类、酮类。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92.98%;拼配后醛类物质种类减少、含量降低,烃类、杂环类醇类物质含量及酯类、醇类、酸类、酮类物质的种类、含量增加,从而使拼配型枇杷花袋泡茶具有和谐的栗香花香。  相似文献   
24.
至今,袋泡茶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并不表明散装茶叶就已经落伍了,其实业界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为方便的方式来冲泡散装茶叶。在零售商店和餐馆,如果能提供独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务是很有卖点的,特别是当这些服务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情况下,那就更值得尝试了。袋泡茶发展很快,但也有不足之处。散装茶叶的弊端就是冲泡过程过于繁琐,一旦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冲泡不同口味、分量的散装茶,那就可以向袋泡茶发起有力的挑战了。Adagio公司是业内一流的优质茶叶及茶叶器具的供应  相似文献   
25.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6,28(1):26-27
三、常用袋泡茶包装机的主要性能和选用原则 (一)国内外生产的袋泡茶包装机 1920年,美国衡器公司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全自动袋泡茶包装机,但其包装的茶包内袋是采用纱布缝制的。20 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衡器公司和德拉梅尔·威廉斯公司联合研制成功内袋采用热封合纸袋的包装机,推动了之后20 年袋泡茶包装机的迅速开发。50~60年代,意大利的IMA公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制一种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并进行配方工艺优化、冲泡条件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先以感官审评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最优配比;在最佳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和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冲泡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冲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袋泡茶最佳配方工艺为:绿茶0.5 g,苦荞、木蝴蝶比例3∶1,粒度为10目,每包质量3 g;最佳冲泡方法为:水温93℃、水量120 mL、时间6 min。上述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综合得分为0.909 6分,总黄酮含量为75.8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62±0.4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8.42±1.83)%,说明抗氧化活性能力佳。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茶汤香气浓郁、滋味醇爽、回甘明快、澄清不浑浊,该研究为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7.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桑叶袋泡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内容物经口LD50>30 g/kg Bw;3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天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对体重、食物利用率无不良影响;各剂量组血常规,血清生化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脏器比值与对照差异不明显.肝、心、脾、肾、胃肠、睾丸、卵巢等器官外观和组织切片与对照比均未发现实质性病理改变.结果表明桑叶袋泡茶无毒,无遗传毒性,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8.
对茶桑混合袋泡茶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以低、中、高三个剂量(0.5、1、3g/kg·bw)的袋泡茶饲喂正常小鼠模型、高血糖小鼠模型14d后,给予葡萄糖2.5g/kg·bw灌胃,于0、0.5h和2.0h时相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和耐糖量(GT)。结果表明,在由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动物糖耐量试验中,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0.5h和2h时相血糖含量和0.5~0h时相血糖差值,且不影响正常对照组的血糖、糖耐量、糖耐量差值,表明茶桑混合袋泡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大麦幼苗幼嫩茎叶,经清洗、日晒、60℃烘干后制成茶粉,与薄荷、荷叶、紫苏等辅料按一定配比制成具有清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  相似文献   
30.
《茶世界》2012,(9)
正应德国捷科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瑞典公平贸易组织的邀请,经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于二O一二年八月中旬成功组团赴德国、瑞典进行商务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