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624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561篇
  363篇
综合类   1757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845篇
园艺   198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构建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蛋白表面展示系统,本研究通过序列分析,确定猪链球菌的LPxTG蛋白及其信号肽(SP)和胞壁锚定基序(CWA),通过PCR扩增Peno-SP、GFP、CWA的DNA片段并融合,构建强启动子Peno控制表达编码SP-GFP-CWA融合蛋白的DNA片段,将该重组DNA片段连接pSET2载体,获得蛋白表面展示质粒,转化猪链球菌,构建得到以GFP为报告蛋白的猪链球菌蛋白表面展示系统。结果显示,利用猪链球菌的10个LPxTG蛋白及其SP和CWA序列,构建了10个含有Peno-SP-GFP-CWA融合片段的重组pSET2表面蛋白展示质粒pSsPSD1至pSsPSD10,分别转化猪链球菌05ZYH33,PCR鉴定显示其中7个转化猪链球菌。采用western blot初步检测其展示蛋白,结果显示,7个转化阳性菌株均能有效表达GFP蛋白,以成熟GFP条带为指标,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外源GFP表面展示水平,分别命名为SsPSD1、SsPSD2、SsPSD4、SsPSD7-SsPSD10,其中SsPSD1、SsPSD4、SsPSD8和SsPSD9表面展示水平相对较好,在猪链球菌表面展示外源蛋白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力。本研究首次尝试建立猪链球菌蛋白表面展示系统,为猪链球菌表面递呈外源蛋白或抗原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2.
喷雾干燥是目前食品工业最常用的干燥方式之一.乳浓缩物经过喷雾干燥后获得乳粉,在乳粉颗粒表面也存在着乳脂肪.经研究,乳粉颗粒表面脂肪与乳粉内部脂肪和总脂肪的含量及分布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乳粉颗粒表面脂肪的性质,不同的喷雾干燥条件对于乳粉颗粒表面的脂肪成分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和贮藏后乳粉表面脂肪的变化;同时对乳粉表面游离脂肪脱去前、后乳粉的一系列性质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3.
<正>微乳(micro emulsion)又称纳米乳,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和方式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稳定透明且黏度低,相同性的分散匀质热力学稳定体系[1],粒径10~100 nm,一般认为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就可形成稳定的微乳。但是,随着加工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某些新化合物的发现和应用,不用助表面活性剂也可形成某些稳定的微乳[2]。国内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新方法。【方法】 制备金银复合核壳结构的纳米贵金属,用来标记头孢氨苄抗体和拉曼信号分子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TNB),合成拉曼免疫探针,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金和修饰拉曼信号分子的金银复合核壳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的拉曼免疫探针固定在微孔板上,待测样品中的头孢氨苄与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头孢氨苄抗原竞争结合拉曼免疫探针,通过免疫层析试纸条结合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读取DTNB的信号值,建立头孢氨苄定量检测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银成功包裹在金颗粒表面。用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检测免疫层析试纸条上拉曼信号分子的特征峰,拉曼信号分子特征峰为1 062、1 154、1 334和1 558 cm-1,其中1 334 cm-1处特征峰信号最强,选取此处峰高定量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 ng/mL,检测限为0.001 ng/mL,头孢氨苄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0.05 ng/mL。与头孢克洛交叉反应率为111.1%,与头孢曲松钠、头孢夫辛酯、头孢噻吩钠交叉反应率均低于0.1%。实际样品加标浓度为1、4和8 ng /mL,回收率分别为94.4%、103.3%和97.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头孢氨苄免疫层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耗材成本低廉,可满足奶牛养殖农场和乳品加工企业进行大批量样品初筛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5.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磺胺嘧啶。将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磺胺类药物广谱抗原作为传感芯片特异识别探针结合到生物芯片表面,通过免疫竞争抑制法原理结合SP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磺胺嘧啶。建立标准曲线,检测磺胺嘧啶的最低检测限为3.41 ng/mL,牛乳中加标准品的回收率为71%~120%,所采用的SPR方法对于检测牛乳中的磺胺嘧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6.
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吉林省流行的牛瑟氏泰勒虫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瑟氏泰勒虫的基因片段,并成功地将该基因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将经EcoRⅠ酶切鉴定和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868bp,编码283个氨基酸,有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与韩国株(AF521557)、日本株(AB016280)、俄罗斯株(AB01627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4%、88.0%、88.1%。  相似文献   
107.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是用已知血凝抗原检测未知血清中抗体的试验。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相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但这种复合物的分子团很小,肉眼看不见。将抗原吸附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红细胞表面,只需少餐抗原就能大大提高抗原和抗体的反应灵敏性,这种经过口蹄疫纯化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口蹄疫抗体相遇,红细胞便出现清晰可见的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108.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病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表面蛋白基因(AY274329)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出335 bp的羊泰勒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对羊泰勒虫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 fg/μL,与新孢子虫、弓形虫、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均无交叉反应。与普通PCR相比,二温式-PCR在敏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其反复升温降温时间消耗短。结果表明,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羊泰勒虫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9.
根据环形泰勒虫TaA1272-1株裂殖体表面抗原(TaSP)基因的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SBxp)。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JM109中进行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pGEM-SBxp和表达载体pGEX-4T-1分别以BamHⅠ、XhoⅠ酶切后,将酶切的目的片段SBxp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SBxp,并将其转化到BL21宿主菌中。提取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确证后,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SBxp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成功表达,其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43ku的融合蛋白,该产物能被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获得能够将大肠杆菌ST融合蛋白展示在酿酒酵母表面的重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并探究其对大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将estA和estB基因克隆至pYD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YD1-estA-estB,应用酵母表面展示技术获得EBY-100/pYD1-estA-estB重组酵母基因工程菌。选取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工程菌组、酵母菌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工程菌菌液、酿酒酵母菌菌液,持续灌胃21d后连续3d灌胃大肠杆菌H10407菌液,取各组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制作切片,观察各段小肠绒毛的长度、宽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进行统计分析。利用ELISA、real-time PCR技术观察肠道黏膜中的SIgA、IL-2、IL-4和IFN-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大肠杆菌ST融合蛋白成功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灌胃21d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工程菌组及酵母菌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升高(P0.01),工程菌组绒毛宽度显著升高(P0.05);空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升高(P0.01),隐窝深度显著下降(P0.05);工程菌组和酵母菌组的回肠绒毛长度及V/C值显著升高(P0.01)。灌胃大肠杆菌后,各组与灌胃前相比,空白对照组及酵母菌组的十二指肠与空肠绒毛长度、V/C值显著下降(P0.01),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1),回肠V/C值显著下降(P0.01);工程菌组无明显变化。灌胃21d,工程菌组与酵母菌组的SIgA、IL-2、IL-4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攻毒大肠杆菌后,空白对照组及酵母菌组的SIgA、IL-2和IL-4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各组的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EBY-100/pYD1-estA-estB重组酵母基因工程菌不仅具有酵母菌的益生作用,能促进小肠黏膜发育,而且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试验为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