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10篇
  41篇
综合类   889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 -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 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相似文献   
152.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小鼠、奶山羊、奶牛和家猪的表皮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酶消化法适于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分离,所获得的小鼠表皮干细胞在维持了两代之后自发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奶山羊和奶牛不论用酶消化法还是组织块法都可以获得大量活力相对较好、表皮干细胞特性维持较久的细胞,奶山羊表皮细胞采用型胶原分选,用有血清培养液培养,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为表皮干细胞,可持续传至少9代,随着代数增高,细胞活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3.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几丁质酶是高等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几丁质酶的特性、结构、分类、细胞学定位和功能及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4.
利用两次平板透明圈筛选,结合液体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命名为CCB-1.该菌株产几丁质酶不需要几丁质诱导,而且高浓度的葡萄糖不抑制该菌株产几丁质酶,因此该菌株是组成型产几丁质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CB-1是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在250 mL摇瓶中研究了氮、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几丁质类型和培养时间对CCB-1生长及产酶的影响.CCB-1菌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7 ℃;pH 6~pH 7之间;起始葡萄糖浓度8g/L;0.4%的有机氮(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0.3%的胶体几丁质或细粉几丁质.CCB-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60 h产酶最高,达4.23 U/mL.  相似文献   
155.
利用甲醇诱导重组Pichia pastoris在发酵罐中表达几丁质酶,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溶氧变化控制甲醇流加速度.结果显示,蛋白表达量随菌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酶活最高达56 U/ml.该几丁质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pH适应性,在pH 2.0和pH 5.0有2个最适反应pH;在pH 3.0稳定性最好;40 ℃为其最适反应温度;在60 ℃保温3 h仍保持81%的酶活性;该几丁质酶对病原菌生长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6.
介壳虫成虫可分泌几丁质和蜡质形成介壳,若虫也可以分泌蜡粉包裹身体,对化学药剂有很强的抵御作用,防治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常用防治介壳虫药剂的基础上,又选择了几种新型杀虫剂,比较其防治效果,筛选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不同试剂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桂花和白兰叶表皮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CHC l3处理对桂花叶表皮污染物清除效果最佳,其次是C8H10;C8H10对白兰叶表皮污染物清除效果比CHC l3好.4种清洗剂对桂花和白兰叶表皮污染物处理时间要求不同,桂花处理3或6 h都能达到清除污染物的目的,而白兰处理2 h即可.4种清洗剂处理后再经30 m in超声波清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8.
杀菌剂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生长发育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粗细不均匀,呈不规则肿大或缢缩,分枝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以菌丝顶端细胞壁加厚尤为明显,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存在;与对照菌丝相比,病菌菌丝隔膜肿大、畸形,发育受阻;有的菌丝体内有新菌丝产生,且染色较深。细胞化学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菌丝,说明药剂处理后,这2种成分在细胞壁内显著增加。病菌菌丝细胞壁成分的变化表明,羟菌唑影响了病菌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59.
几丁质酶与植物的抗病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几丁质酶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几丁质酶在体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病原物的侵染诱导植物几丁质酶活性升高和产生新的几丁质酶同工酶,这些高活性的几丁质酶或特异性的同工酶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构成组成型表达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可有效地抵抗病原物的侵袭。由于几丁质酶和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同,使得各种几丁质酶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也不尽一样。  相似文献   
160.
栗疫病菌对板栗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和嫁接苗 (怀黄 )为试材 ,研究了栗疫病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菌块、CFE、ME等对板栗几丁质酶的诱导 ,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比活性 ,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 ,菌块对板栗几丁质酶总活性、比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佳 ;接种后 35~ 4 0 h几丁质酶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下降。能够同时检测到板栗几丁质酶的内切酶和外切酶 ,以内切酶活性稍高。初步确定板栗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 6 0 k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