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0篇
  29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3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552.
灰分是螺旋藻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空气中的粉尘、营养液的成分、pH都会影响到灰分的高低,本文将从上面的几个方面谈怎样控制螺旋藻灰分。  相似文献   
553.
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水生原核生物,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67%~72%,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消化吸收率高。介绍了螺旋藻的营养特点、功能、养殖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54.
张楠  梅兴国  吴诗 《水产养殖》2021,42(4):36-39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露天跑道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螺旋藻养殖产业中,但这种培养模式避免不了螺旋藻养殖过程中的水源和空气污染,其中浮游动物、杂藻、溶藻细菌和病毒是主要的污染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就如何有效预防浮游动物和杂藻污染,做到清洁培养进行综述,为今后螺旋藻工业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5.
《水产养殖》2021,42(1)
正该研究分别在初始pH值为7~12的不同程度碱性环境下进行了螺旋藻的培养试验,培养时间为14 d。研究结果发现除初始pH为12的高碱性环境对螺旋藻的培养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其他pH值对螺旋藻的生长并无明显影响。采用初始生质浓度不同的藻液作为藻种,探究藻液初始浓度对藻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初始浓度是多少,最终藻的浓度都会相近,这也表明培养液中存在营养过剩的情况。第三阶段研究使用1/2、3/4两种不同浓度比例的培养基进行螺旋藻培养,并与第二阶段研究中的正常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对比。结果表明,3/4比例的培养基在前12 d的培养中OD值与正常培养基的相当,因此,该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生产优化,可应用于工业上的扩殖培养,用以降低螺旋藻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56.
螺旋藻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革 《齐鲁渔业》2006,23(10):35-36
1螺旋藻的生物学原产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引进藻种并进行培养和研究。近年来,研究表明,螺旋藻除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外,还含有较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促进蛋白质合成、抗癌等生理功效。因而,螺旋藻不仅在水产养殖业中可以作为鱼、虾、贝的饵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57.
基于对虾生物絮团集约化养殖尾水含有高浓度硝态氮和磷酸盐的特征,比较分析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盐藻(Dunaliella sp.)3种微藻在配制尾水中的存活生长状况及其对无机氮磷的去除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宜的微藻用于后续尾水净化技术。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藻细胞密度,国标法测定总无机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钝顶螺旋藻在实验前后的藻细胞密度变化不大(P>0.05),约为3.32×106 个/mL和5.88×106 个/mL;牟氏角毛藻和盐藻细胞密度有明显增加(P<0.05),分别从初始的4.00×104 个/mL和2.50×105 个/mL升高至实验结束时的1.66×106 个/mL和1.06×107 个/mL。经过16 d实验,钝顶螺旋藻组对硝态氮和总无机氮去除率分别为79.60%和46.0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8天时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高达98.55%;牟氏角毛藻组16 d的磷酸盐去除率为98.2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3种微藻均可在对虾养殖尾水环境中存活,且对尾水氮磷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58.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藻粉对半刺厚唇鱼生长性能、肠道结构的影响。我们设计1号(基础料)、2号(基础料+5%小球藻)、3号(基础料+5%螺旋藻)3个组别,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00尾鱼,养殖周期为90 d。在试验周期内,2号半刺厚唇鱼的尾绝对增重最大,增重率达到187.96%,显著高于1号、3号;2号、3号丰满度、内脏比显著低于1号;各组别成活率都较高,差异不显著;2号饲料系数最低,为1.70,显著低于1号的1.86、3号的1.81。2号肠道结构完整,杯状细胞含量多,肠绒毛排列整齐且高度最大,褶皱个数最多。根据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学指标分析,饲料中添加适量小球藻,有利于半刺厚唇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