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6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49篇
畜牧兽医   15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自2014年起石首市全域探索绿色发展,在水稻生产上创新应用"稻+鸭+"2类绿色生产模式,集成10种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水稻提质增效、生态环境好转、社会影响轰动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72.
为探明桑植趾沟(Rana sangzhiensis)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雌、雄间的主要性状比值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雌、雄间头长/头宽差异极显著,头长/吻长差异显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鲜重含量分别为80.09%,18.1%,0.5%和1.1%,与牛、青等相近,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中华鳖、鳜鱼等名贵水产品,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鳖、带鱼、猪肉和鸡蛋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种,具有较好的养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73.
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当年牛蝌蚪可成长700克左右的商品.牛产仔多.一般1只母一次能产近20000只蝌蚪卵,幼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成活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774.
大豆灰斑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也称眼病,是大豆的主要叶部病害,在我国分布地区较广,其中以黑龙江省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一般发生年可减产12%,严重时可减产30%~50%,同时还影响其品质、脂肪含量和蛋白质,降低其商品率。  相似文献   
775.
[目的]研究广东韶关地区虎纹、黑斑的核型。[方法]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了分布于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黑斑的核型,并比较了同种不同地理居群的核型。[结果]广东韶关地区的虎纹的核型为2n=26=14m+12Sm,NF=52,黑斑的核型为2n:26=16m+8Sin+2St,NF=50,均由5对大染色体和8对小染色体组成。同一种的不同地理居群之间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虎纹、黑斑分布广泛,生存在不同地理纬度,种群长期地理隔离,加上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广东韶关虎纹、黑斑与其他地理居群的虎纹、黑宽核型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6.
【目的】壶菌病是一种由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感染导致的疾病,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是导致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壶菌病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世界范围内壶菌的分布与传播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壶菌在世界和区域尺度的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可为其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使用壶菌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数据,共考虑了20个气候环境变量,经过对壶菌分布数据和变量进行筛选,建立最大熵模型,比较纳入模型的6个变量与壶菌分布风险的关系,并预测壶菌在世界范围和中国大陆的分布风险。【结果】变量中对壶菌分布概率贡献度最高的前4位依次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温度季节性、降水季节性。壶菌分布概率与年平均气温和温度季节性总体均呈先正相关后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和降水季节性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壶菌全球分布的高风险地区主要在中国大陆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部、瑞典南部、德国、波兰、罗马尼亚、英国南部、爱尔兰、法国、马达加斯加东部、苏丹、美国南部、秘鲁东部、埃塞俄比亚和日本等。其在中国大陆分布的高...  相似文献   
777.
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云南小狭口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条件下,DDVP对云南小狭口蝌蚪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4.82,102.33,81.28,51.29 mg/L,并呈线性关系,安全浓度(SC)为5.13 mg/L;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蝌蚪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但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敌敌畏浓度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78.
一株似鲇高原鳅源蛙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乐山某养殖场自然发病的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FYL140220。病毒感染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ma popuasum cuprini,EPC)后,细胞呈现圆缩、坏死、脱落、明显空斑的病变特征。将自然发病鱼组织过滤除菌液和细胞培养病毒液分别接种健康似鲇高原鳅,试验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死亡率分别为30%和40%,而对照组无异常。对经FYL140220感染出现典型细胞病变(CPE)的EPC细胞制备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病毒呈正六边形,对称20面体,对角线直径约(103±7)nm;提取细胞培养病毒液、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发病鱼的内脏器官总DNA进行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i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域的PCR扩增,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约500 bp的特异性条带。MCP基因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FYL140220与病毒属成员聚为一支,尤其与大鲵病毒与沼泽绿病毒同源性最高,分别达99.8%和99.6%。结合PCR检测、电镜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分离病毒FYL140220为病毒,这是首次报道病毒可自然感染似鲇高原鳅并致死。  相似文献   
779.
棘胸作为集药用和食用价值于一体的养殖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值较高,参与企业日渐增多,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但传统繁养殖过程中,存在产卵量少,孵化率、变态率和成活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在棘胸繁养殖过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能大大降低棘胸繁养殖人工成本,可使棘胸产卵量、卵孵化率、蝌蚪变态率和幼成活率得...  相似文献   
780.
<正>时下,类养殖较为普遍,而开发动物性饲料是重要环节。现介绍条途径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养殖蚯蚓在牛池内的陆地,投入牛粪、烂水果、洗米水等,与土拌和,放进种蚯蚓,让其繁殖。经一段时间养殖后,晚间蚯蚓出土活动,便可被牛捕食。也可利用零星荒地,施足牛粪等以培养蚯蚓,每平方米可产成蚯蚓5~7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