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高速插秧、榨菜收种、蔺草割捆、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这些原本都可以由机械轻松完成的工作,却长期依靠人工.农户买不起新农机,厂家不敢研制新农机,成为当前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隐痛".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给农机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52.
试验结果表明,氮素是蔺草经济产量及品质形成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施氮量对蔺草丛均总茎数、有用草茎率、单茎于重、长蔺率及经济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丛均总茎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有用草茎率、单茎于重、长蔺率、经济产量与施氮量间均呈抛物线关系的变化趋势。从蔺草高产、优质和氮肥效应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基面肥施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5%,N+P2O5+K2O养分含量为8%)2250kg/hm^2的基础上,追肥施化学氮肥折纯氮525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3.
用 0 .1 5 %芸苔素内酯乳油 5 0 0 0倍液喷施蔺草冈山三号 ,结果表明 ,蔺草茎蘖数和长草比例明显增加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4.
用0.15%芸苔素内酯乳油5000倍液喷施蔺草冈山三号,结果表明,蔺草茎蘖数和长草比例明显增加,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5.
56.
57.
在大田条件下,对供试中氮低磷高钾型复合肥(14\|8\|19)不同施用量及施肥次数对蔺草产量和品质以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全量加尿素全量,施肥次数由习惯施肥的11次,减少到7次时,与习惯施肥相比,蔺草产量显著降低,且品质也有所下降,氮肥偏生产力显著下降;施肥次数减少到9次时,与习惯施肥相比,蔺草产量略有上升,品质有所提高,尤其是长蔺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肥偏生产力略有上升。将复合肥用量降低至全量的80%和60%时,蔺草的产量显著下降,品质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偏生产力上升或显著上升。因此,采用供试复合肥,施肥次数可比习惯施肥减少2次,节省用工成本,提高施肥效率,其适宜的用量为2 822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58.
以表面具有沟槽结构的蔺草为基体,通过在其表面负载活性炭颗粒,在不做粉碎处理的情况下得到高效生物基Cr(Ⅵ)吸附剂。分别以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对其吸附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反应机理,吸附速率被化学吸附所控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通过表面负载活性炭粒子,大幅度提高了蔺草对Cr(Ⅵ)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1.0,蔺草用量为50 m LCr(VI)溶液1.0 g,对浓度100 mg/L的Cr(Ⅵ)溶液25℃下吸附20 h,Cr(Ⅵ)吸附率达到99.6%。  相似文献   
59.
水竹叶已成为蔺草田杂草的优势种,经多年的调查观察,明确该杂草的区域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等发生特性和对蔺草的危害。并经过多种药剂的田间试验、示范、提出了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60.
马蔺草在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马蔺草在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就人工播种育苗可能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做出总结。作为具有根系发达、寿命长、抗旱、耐寒、耐盐碱、耐踩踏、好管理,且花很漂亮,以及适应性强、可适生范围广等突出特性的乡土草种,马蔺草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