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7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本刊讯太湖蓝藻爆发后,江苏制定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到2010年太湖流域、淮海流域化学农药使用量(商品量,下同)比2007年分别减少20%和12%。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农药科技与应用发展学术交  相似文献   
42.
蓝藻自然腐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打捞出的新鲜蓝藻为原料,构建反应器,研究反应器内蓝藻腐解过程中有机物、氮、磷、叶绿素a及微囊藻毒素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藻浆经自然腐解,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总微囊藻毒素(TMC-LR)及有机物分别降解了40.3%、86.5%、97.7%、36.5%。藻浆的自然腐解期宜以有机物、TMC-LR或NH4+-N的稳定为基准,水温25.9℃下腐解期为24 d。藻浆自然腐解过程中,总磷的变化甚微,平均浓度为314.1 mg/L;NH4+-N积累量较大,稳定时达到2 095.8 mg/L左右;总氮则不断减少,浓度由3 247.5 mg/L降至2 782.5 mg/L。NO3--N反硝化生成N2所引起的氮素损失是造成总氮减少的主要原因。对比厌氧发酵与作为农肥灌溉2种蓝藻自然腐解藻浆处理方式,认为作为农肥灌溉处理方式是蓝藻自然腐解藻浆处理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3.
2种蓝藻的生长对不同环境pH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满江红鱼腥藻和固氮鱼腥藻在不同pH环境中的生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pH5~9的环境中,2种藻都可以正常生长,且生长的过程中还改变了生长环境的pH值,酸性环境pH值都发生上升,碱性环境的pH改变不大。在pH3和11的环境中,2种藻的生长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4.
稻田除草剂对固氮蓝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4种稻田除草剂对固氮鱼腥藻(AnabaenaazoticaLey)、球胞鱼腥藻(AnabaenasphaericaBorn)、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oKutzing)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四氯对3种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丁草胺和乙草胺在低浓度(8mg·L-1以下)表现为促进,当浓度为16mg·L-1时,则显著抑制其生长,且高浓度时对3种藻产生较强毒性,处理96h时的EC50值分别为12.87、25.36、20.21mg·L-1及50.52、18.37、45.43mg·L-1。3种藻对扑草净极为敏感,在低浓度时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继而迅速死亡。因此选择对固氮蓝藻安全的稻田除草剂,对维护稻田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大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  相似文献   
46.
生物钟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细胞的内源节律性保持机制。生物钟机制的存在可以使生物体的代谢行为产生并维持以24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从而更好地适应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环境条件昼夜间节律性变化。蓝藻是目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依赖于kai基因家族成员的核心生物钟调控模式已经被众多研究者详细阐明。蓝藻生物钟的核心振荡器是由蓝藻kaiA/B/C的编码产物来调控的,Kai蛋白的表达模式具有节律性。KaiC蛋白磷酸化状态的节律性循环及输入、输出途径相关组成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状态节律性循环共同组成其反馈回路,负责维持生物钟节律性振荡的持续进行并与环境周期保持同步。传统的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模型认为,节律性表达基因翻译产物的转录/翻译负反馈抑制环是生物节律性维持和输出的关键。遗憾的是,在其它物种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中未发现由ka/基因家族成员同源基因组成的节律性标签,这表明以kaiA/B/C为核心振荡器的生物钟系统并不是一种跨物种保守的生物钟系统。近期,人们发现非转录/翻译依赖的振荡器(NTO)也具有成为生物节律性产生和维持的“源动力”的可能。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Pax)氧化还原状态节律性是第一种被报道的跨物种保守的NTO节律性标签,这也日渐成为蓝藻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47.
陈因  方大惟 《土壤学报》1994,31(4):422-429
在不同气体环境中培养的蓝藻Anabaena7120固氮活性各异,Ar+CO2中最大,空气中次之,Ar中最小。固氮活性高者去铵阻抑速率大,反之则小。它们对各种生理条件的反应不一样,固氮活性高者,其去铵阻抑速率受氧和氮的抑制小。在氢和氧加合条件下,三种活性的蓝藻去铵阻抑均加快,但活性低者慢而小些。光强减弱或加光合抑制剂时,固氮活性低者去铵阻抑速率显著小于活性高者,而添加外源的蔗糖或丙酮酸时,也是固氮活  相似文献   
48.
鲢鱼对淡水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滤食性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分别在室内(30L水箱)和室外(2m×2m×1.5m试验池)对鲢鱼的滤食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鲢鱼对蓝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27~35g.m-3,室外50g.m-3的鲢鱼投放密度使蓝藻在浮游植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鲢鱼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增大而升高。投放鲢鱼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9.
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5月份太湖蓝藻暴发引起的无锡市自来水危机事件进一步凸现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严峻局面和蓝藻水华频发的现状。从分析太湖富营养化发生、发展以及蓝藻水华暴发的原因和机制入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蓝藻水华控制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0.
蓝藻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综述了蓝藻厌氧发酵产沼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厌氧反应器的应用,为从工程上实现蓝藻发酵制沼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