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林业   933篇
农学   1746篇
基础科学   534篇
  384篇
综合类   4953篇
农作物   515篇
水产渔业   350篇
畜牧兽医   1084篇
园艺   1093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578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17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萝卜芽苗菜水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萝卜芽苗菜也叫娃萝卜菜、娃娃缨萝卜菜,其产品是萝卜种子萌发形成的肥嫩幼苗。萝卜芽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及矿物质钙、镁、铁、钠、磷等,加之食味辛辣,洁净卫生,深受人们喜爱。其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施农药和化肥,是一种绿色蔬菜。萝卜芽苗菜水培生产的重要因素是适当的萝卜品种及培育温度,本试验旨在探讨在不同温度下培育4个萝卜新品种对芽苗菜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到最佳的品种和水培方法,为萝卜芽苗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亚洲玉米螟1、2代幼虫在河北张家口春玉米上的危害蛀孔 ,分布在雌穗着生节 (含穗柄 )及其上、下1~3节上的百分比分别为89.9%和85.7%。 1代幼虫蛀孔42.0%分布在雌穗下 1~3节 ,26.8%分布在雌穗上1~3节 ,每株平均有1.8个和2.1个蛀孔。玉米品种逐单 1号和自 330分别减产 19.3%和 23.5%。蛀孔数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每株增加 1个蛀孔 ,两个品种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1.04%和 13.17%。雌穗上部 1个蛀孔的产量损失系数为3.9和 2.9,雌穗下部 1个蛀孔为 16.4和 12.4。 2代幼虫蛀孔 45.7%分布在雌穗以上茎节 ,28.5%分布在雌穗以下茎节 ,每株有 1~6个蛀孔时 ,蛀孔数与产量损失相关系数均未达到 5%的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53.
浸种时间对籽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籽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72 h(小时)之间的浸种对籽瓜种子最终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仅对发芽势有一定影响.12 h(小时)的浸种使发芽势增加到最大,72 h(小时)后又有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种子发芽率也有所降低.籽瓜种子经24 h(小时)的浸种可达到饱和吸水状态.  相似文献   
54.
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壳聚糖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促进种子萌发,改善根系的发育,增强超微弱发光强度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适宜浓度为0.1%和0.05%。  相似文献   
55.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56.
一种新的药用真菌--瓦尼木层孔菌(杨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尼木层孔菌(杨黄)是一种新的药用真菌发现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它属于担子菌门的锈革孔菌科。由于它生长在杨树上,且子实层表面为黄色,故当地人称之为杨黄。本文对该菌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7.
青藏高原东北部酸模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静 《青海草业》2004,13(1):2-5,9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地区蓼科酸模属(Rumex)5种植物种子特征,结果表明发芽温度范围、发芽适温、发芽所需的天数以及发芽率对种子萌发特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将蜡蚧轮枝菌Vp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3℃黑暗培养,分别于第5、15、20、25、30天后采收。将不同时间采收的分生孢子置于2%葡萄糖培养液内培养,16 h后检测其萌发率,结果表明,采收于第5天和第15天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到89.76%和94.98%,显著高于采收于第25天(30.27%)和第30天(6.12%)的孢子的萌发率;在PDA培养基培养5 d和15 d的分生孢子在相同浓度下对温室白粉虱的致病力分别达到83.40%和74.44%,显著高于培养了30 d的分生孢子的致病力(8.76%)。  相似文献   
59.
罗昌国  潘世明  马晓  黄静  金吉芬 《西南园艺》2004,32(3):19-20,23
本文对矮生一品红种植2年后的母株及其扦插苗品种退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品红品种退化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叶的退化、枝的退化、侧芽萌发能力的退化上,在种植2年后的一品红植株表现为不正常叶片居多.枝务自然去顶;在幼苗上表现为摘心后侧芽萌发力差,长势不一,基本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初步认为一品红品种退化主要是由栽培务件和栽培环境引起的。  相似文献   
60.
马赫  魏岩  穆晨 《草业学报》2018,27(3):126-134
野榆钱菠菜是新疆重要的荒漠野生牧草资源,具有褐色(非休眠类型)、黑色大、黑色小(休眠类型)3种异型种子。以种子异型性植物野榆钱菠菜为材料,对3种异型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培育,对比观察研究3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物候及幼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 异型种子萌发物候不同步,萌发策略不同,褐色种子集中萌发,出苗率为74.30%,萌发期为3 d;两种黑色种子萌发期长,分散萌发,出苗率分别为6.58%(黑色大种子)和1.55%(黑色小种子),萌发期分别为21和17 d。2) 异型种子子叶存留时间长,但存留时间有差异,种子越小子叶存留时间越短。3) 褐色种子幼苗在初期其子叶长宽、根长、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大于黑色种子幼苗,但随着幼苗的生长,3种异型种子幼苗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4) 异型种子幼苗具有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褐色种子幼苗主要将养分输送到地上部分,两种黑色种子幼苗主要将养分输送到地下部分,这种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能够使种子异型性植物在面对荒漠异质环境时具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是种子异型性植物能够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的重要生态适应机制。研究结果为揭示种子异型性植物长期适应荒漠异质环境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也为“两头下注”对策理论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