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2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561篇
林业   923篇
农学   1916篇
基础科学   596篇
  518篇
综合类   11790篇
农作物   972篇
水产渔业   620篇
畜牧兽医   4538篇
园艺   1812篇
植物保护   433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011篇
  2013年   884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384篇
  2010年   1277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483篇
  2007年   1365篇
  2006年   1254篇
  2005年   1289篇
  2004年   994篇
  2003年   978篇
  2002年   772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347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总结了红心甘薯新品种"泉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适时早插、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862.
研究甘薯不同形式顶端苗优势效应,结果表明:原生带根顶端苗、2叶节带根顶端苗、不带根原生顶端苗均能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且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863.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4.
2010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共计28.42万hm2、较2009年下降0.98%,产量140.49万t、下降2.24%.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广东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11.22%和10.67%,形成了粤东和粤西两大主产区.2010年每667 m2甘薯生产总成本约735元,总收益为3 252.15元,生产收益为2 517.15元.2011年,广东甘薯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预计广东甘薯产业的总体价格走势为短期内略有下降,稳中偏弱,长期内仍会呈缓慢上升趋势.对广东甘薯产业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5.
陈婵  黄琼  彭宏  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08-17310
[目的]研究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能。[方法]分别考察光照、温度、pH、添加剂、金属离子对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抗氧化性。[结果]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光稳定性较差;pH在偏酸性范围内稳定性较好;热稳定在70℃以内较好;柠檬酸、VC和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苯甲酸钠对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稳定性不显著;金属离子Sn2+、Fe3+、Cu2+、Zn2+、Na+、A13+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而K+、Ca2+、Pb2+、Mg2+的影响相对较小。抗氧化试验表明,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效果,在浓度为25μg/ml时,紫色甘薯原花青素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2.5%和83.5%。[结论]研究可为紫色甘薯原花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6.
本试验在培养温度为20℃、光周期10L:14D和14L:10D条件下,分别饲喂白杨毛蚜和菜缢管蚜,观察异色瓢虫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食物因素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都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光周期因素的影响较大。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在长光照(14L:10D)下比在短光照(10L:14D)下显著延长,饲喂白杨毛蚜延长雌虫1.0d、雄虫1.5d,饲喂菜缢管蚜延长雌虫3.6d、雄虫3.1d。在短光照下,食物对异色瓢虫成虫前发育历期影响差异不显著;在长光照下,异色瓢虫的发育受食物变化影响显著,取食白杨毛蚜的异色瓢虫比取食菜缢管蚜的发育快。根据异色瓢虫的羽化率、雌雄比、产卵前期和羽化后20d的单雌产卵量的变化,表明其羽化后发育主要受光周期影响,受食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67.
GB-4-2是以314A为母本,白壳苏丹草为父本杂交成F1,自交五代后经过混合选择选育出的一年生优良饲用作物常规种。该品种须根发达,气生根多,分蘖多,植株高大,株高280~325cm,叶片宽大,长披针形,籽粒长椭圆形,颖壳褐色、千粒重19.47g。平均生育期103d。每年可刈割三次,鲜草产量4276.0~5911.4kg/667m2。粗蛋白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的含量分别为10.40%、5.92%,粗脂肪含量在拔节期与开花期分别为4.02%、2.43%,粗纤维两个时期的含量分别为26.34%、32.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72.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1.6%。富含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可以青饲、青贮、晒制干草的优等家畜饲草作物。同时该品种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品种稳定性好,适应变动的环境能力极强,产量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高。适宜在内蒙古地区及毗邻省区种植。  相似文献   
868.
[目的]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国家Ⅱ级濒危植物珊瑚菜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探讨其在当归亚族乃至整个伞形科的起源与演化地位。[方法]利用普通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珊瑚菜的成熟果实外观及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珊瑚菜分生果压扁类型为背腹轻度压扁,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分生果5个果棱比较发达,呈角状突起;果壁较其他伞形科植物发达,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排列较紧密;果实维管束数目较多且比较发达。[结论]与其他伞形科植物相比,珊瑚菜特殊之处在于果棱具木栓质翅。这是由珊瑚菜果实横切面中维管束较发达造成的。通过与当归亚族中其他属的比较,推测珊瑚菜属在当归亚族中处于相对比较原始的位置。  相似文献   
869.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0.
产获得突变株的离体培养和辐射系统:(1)由甘薯茎的含有NAA1mg/L,IAA2mg/L和BA0.01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2)用5Gyγ-射线辐照愈伤组织;(3)经辐照的愈伤组织在含有IAA2mg/L和KT2mg/L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突变株。从茎愈伤组织获得774株突变二代(M1V2)植株,并对各种性状进行观察,在这774株M1V2植株中选出了适合食品加工的突变株91-C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