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篇
  42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气孔在菜心子叶表皮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L.var.parachinensis(Bailey))子叶表皮上气孔的分布、气孔密度、气孔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心子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上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形,下表皮的普通表皮细胞垂周壁则由浅波形逐渐变为深波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的分布.气孔类型为不等型,保卫细胞呈肾形.子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的范围分别是(79.25±22.99)~(204.31±40.17)个/mm2和(102.79±30.85)~(242.95±62.78)个/mm2,且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明显大于上表皮的气孔密度;气孔密度均随子叶的生长而下降,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差异.而气孔指数的变化则较为复杂,但同一时间里上表皮的气孔指数大于下表皮的气孔指数.  相似文献   
602.
菜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菜心的营养价值 菜心是以花薹供食用的蔬菜,其质地柔嫩,营养价值也很高。菜心气味清香,口味鲜美。别名菜薹、广东菜薹、广东菜等,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对蔬菜周年生产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南方的特产蔬菜之一,在国外也被视为名贵蔬菜。现已成为主要的出口蔬菜之一。近年来引入我国北方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03.
不同熟性菜心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菜心群体的品质性状,筛选特异种质资源,为高品质菜心种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120份具有不同熟性的菜心种质材料,选择8个外观品质和2个营养品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全部菜心材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17% ~ 42.76%之间,其中最大叶柄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除叶绿素含量、叶形和硝酸盐含量外,早熟型菜心的开展度、最大叶长、叶宽、叶柄长、薹高、薹粗、可溶性蛋白含量等7个指标都显著小于晚熟型;中熟型菜心的硝酸盐含量最低,其外观品质也最符合优质菜心商品性状的一般要求。主成分分析显示,10个品质性状可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0.813%,其中最大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形和叶色等5个性状能代表菜心品质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120份菜心种质分为两大类和6个亚类,其中Ⅱ-Ⅱ亚类菜心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优良,可直接利用或者作为较好的亲本材料。【结论】收集的菜心材料在品质性状方面差异较明显,蕴藏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品质方面存在部分可供育种和生产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04.
山东地区菜心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引进17份菜心品种并开展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其生长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性状等,以期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不同季节种植的菜心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夏播的品种有油绿粗薹、四九-19号,秋播的品种有油绿702、油绿80天,春播的品种有迟心2号、迟心4号。  相似文献   
605.
菜心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菜心幼苗和商品成株的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探讨菜心苗菜的开发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菜心幼苗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菜心的成株;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叶片但低于薹茎,其游离态氨基酸含量较低;幼苗的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商品成株。综合看来,菜心幼苗的营养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商品成株,并且硝酸盐含量低于商品成株,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06.
泥炭对菜心-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菜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观测在重金属Cu(200 mg/kg)、Cr(300 mg/kg)、Pb(1000 mg/kg)污染的土壤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泥炭(0%、0.5%、1%、2%、4%、5%)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土壤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泥炭施用量的增加,菜心采收时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发生了改变,DTPA交换态的重金属明显减少,有机结合态重金属明显增加,菜心根、茎、叶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从总体趋势来看产量有所提高,只是在5%或4%的泥炭施用水平下产量略有下降。说明在0%~5%范围内的泥炭施用量能降低铜、铬、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有效性,0%~3%范围内的泥炭施用量能提高菜心产量。  相似文献   
607.
为了给水培叶菜机械化收获提供合理、准确的设计依据,降低叶菜收获损失,选取菜心为试验对象,以切割刀类型、切割速度、菜心品种为自变量,最大切割力为响应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混合水平正交试验法,对茎秆进行了切割试验,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单因素结果表明,品种、切割刀类型、切割速度对最大切割力的影响均显著,切割速度对最大切割力影响最大。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切割速度的交互影响显著水平最高;最优试验组合为青野尖叶菜心、斜刀和切割速度12 m/min。试验研究结果为切割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8.
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不同污染水平下水培油青60天菜心和特青60天菜心,采用蒸馏水法收集根系分泌物,研究其根系分泌物对水稻土壤中DEHP解吸效应的影响及其与菜心吸收累积DEHP的关系。结果表明,2种基因型菜心根系分泌物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DEHP的解吸效应,添加根系分泌物处理上清液中DEHP含量是对照处理的1.9~26.6倍,较高污染条件下2种基因型菜心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DEHP具有更强的解吸效应。油青60天菜心根系分泌物的解吸效应大于特青60天菜心,前者是后者的1.6~4.6倍。2种基因型菜心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DEHP的解吸效应强弱与其根系、茎叶中DEHP含量达极显著相关(r≥0.924 9),说明2种基因型菜心根系分泌物对DEHP解吸效应的影响可能是导致其根系、茎叶中DEHP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09.
本文以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为实验材料,比较了Trizol法、改进Trizol法及改良SDS法提取菜心总R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进Trizol法集中了操作简单、耗时短、所需试剂种类少,且完整性好,产量和纯度均高等多重优点,成为提取菜心总RNA首选方案。同时文章以甘蓝型油菜及其它物种的FCA保守区设计引物,将质量高的菜心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RT-PCR从菜心的早、晚熟品种中均克隆得到与开花有关的基因片段,将之命名为BrcuFCA,片段长1001bp,GenBank登录号为EU700363,与甘蓝型油菜及拟南芥FCA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8%和82%。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了BrcuFCA不同时空表达特性,并结合已发表的开花调控遗传途径中两个关键基因BrcuFLC和BrcuFRI时空表达特性研究结果,推测菜心主要的抽薹开花途径不是春化和FRI-依赖途径,而很可能是自主开花途径。本研究为菜心抽薹开花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0.
菜心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三个3个不同养分水平土壤上菜心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所获得的3种肥料效应方程,求取最佳施肥量。结果显示:(1)净收入最多的处理,3个试验均基本是中等水平或1水平的处理,说明试验设计水平合理。(2)3个点肥料试验的一元二次效应方程中,均是N效应的显著度最高、P效应的显著度次之、K效应的显著度最差;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中只有NP效应的显著度是3个试验均较高的,NK效应则只有2个试验的显著度相对较高而PK效应则仅有1个试验的显著度相对较高;3个试验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中只有2个试验的显著;但这属于显著的2个当中又有1个的N、P、K全是负效应。(3)氮、钾肥理论最佳施肥量的高或低,基本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水平相吻合;磷肥的理论最佳施用量和试验中产量较高处理的施用量不与试验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水平相吻合,而与土壤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