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篇
  42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51.
张喆 《北京农业》2012,(15):5-6
菜心2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自交系为父本,配成10个杂交组合,对F1代单薹质量及其他生物学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测验和品种比较,结果表明,组合间小区各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就单薹质量而言,组合269、271最大,其他生物学性状优良,是个极其优良的杂交组合。另外,266、267、268单薹质量也较大,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中等,也是较优组合。组合274、273单薹质量最轻,病株率高,其他生物学性状表现不好,应淘汰。  相似文献   
52.
以6份菜心为材料,研究半致死温度(LT50)和田间高温下播种成活率与菜心耐热性的关系。利用SAS和EXE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中,菜心的LT50呈"S"型上升,LT50值在46~49℃之间。6个菜心材料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四九-19号菜心>四九黄菜心>油绿50天菜心>501菜心>油绿菜心701>特青迟心4号,该结果与田间高温下菜心播种成活率成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菜心耐热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53.
通过接种炭疽病菌,测定了不同钾营养水平下菜薹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水平处理的菜薹炭疽病发病程度均比对照轻,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钾营养处理明显增加了菜薹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随着钾营养处理水平的提高,抗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钾营养处理的POD活性则低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酶活性在中K处理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4.
以4个耐热性存在差异的菜心品种(系)为试材,研究持续高温胁迫对菜心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电解质渗漏率、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1d)高温胁迫下,除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在耐热性弱的菜心材料中急剧增加,且达到活力最高值外,其它性状如脯氨酸和甜菜碱含量、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O2.产生速率、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出现小幅度增加,且这些性状的值在4个菜心材料间差异不大;随着高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3~7d),生理指标在4个材料中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现出耐热性强的材料的甜菜碱含量、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明显高于耐热性弱的材料,电解质渗漏率、MDA含量、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则明显低于耐热性弱的材料;而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则未表现出与菜心耐热性强弱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6个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在高温塑料棚中苗期和采收期对农艺性状(株高(PH)、开展度(Width)、基叶数(BLN)、薹叶数(SSLN)、叶片长度(LL)、叶柄长(PL)、叶宽(LW)、叶柄宽(PW)、叶厚(LT)、薹高(SSH)、薹粗(SSD)、薹重(SSW)、总重(TW)和播种成活率(SR))和生理生化(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电导率(EC)、叶绿素(Ch))等指标变化的影响,并以菜心热害指数为性状筛选标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项指标与热害指数显著负相关并可以用来鉴定菜心的耐热性,即高温塑料棚采收期的菜心株高(HT-PH)、薹叶数(HT-SSLN)、采收期的单株生物总重(HT-TW)和播种成活率(HT-SR)。6个菜心材料的耐热性可以分为3类:"四九-19号菜心"和"四九黄菜心"为耐热型;"油绿50d菜心"和"油绿501菜心"为一般耐热型;"油绿菜心701"和"特青迟心4号"为热敏型。  相似文献   
56.
《吉林蔬菜》2012,(10):27-27
菜心一年四季均有。菜心富含粗纤维,维生素c和胡莱服素。不但可以兴许刺激肠胃蠕动起到润肠,助消化的作用,对护肤和养颜也有一定的作用、用煮滚的水或汤将生的食物烫熟,称为白灼、白灼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质”灼法,另一类是“变质”灼法,“原质”灼法,原料能保持原有的鲜味,粤菜常用此法烹制虾和蔬菜。广东莱心是中国广东的特产蔬菜,品质柔嫩很合适用原质灼法烧.  相似文献   
57.
增城菜心是广州市增城区知名的特产蔬菜品种,为了全面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增城区建立了菜心黄曲条跳甲绿色防控示范区。本文分析了当地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推广和应用信息素黄板、杀虫灯、防虫网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和品质,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58.
菜心采后褪黑素处理的低温保鲜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采后菜心的货架期,保持低温下的贮藏品质,用褪黑素对菜心进行了采后处理。将菜心采后分别喷洒50、100 mg/L褪黑素水溶液,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在4 ℃下进行低温贮藏,观察菜心外观品质变化并测定品质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4 ℃条件下,褪黑素延缓了菜心叶片叶绿素降解,使茎、叶组织保持了较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积累,提高了采后菜心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褪黑素处理降低了采后菜心木质素含量,抑制了肉桂醇脱氢酶BcCAD4BcCAD5基因的表达,推测褪黑素的作用效果可能与抑制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9.
保水剂对基质栽培菜心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质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保水剂,测定基质物理性状,并进行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菜心盆栽试验,研究保水剂对菜心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1 L基质分别加入1,2,4,8 g保水剂时.与对照(未加保水剂)相比,基质持水量分别增加16.35%,34.00%,61.29%和135.16%,容重分别降低3.61%,5.37%,9.42%和14.64%,在基质相对持水量分别为60%,8O%及100%3种处理下的菜心水分试验中,每1 L基质施用2 g保水剂时,与对照(未加保水剂)相比,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水分胁迫程度加重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明椰糠栽培下水分和养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置I1(55%~60%基质最大持水量)、I2(75%~80%基质最大持水量)、I3(95%~100%基质最大持水量)3种灌水处理以及F1(1/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2(1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3(3/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3种养分处理,并将2 L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于试验前以基肥形式施入栽培盆。【结果】与充分灌溉处理(I3)相比,水分亏缺处理(I1、I2)使菜心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0.2%、16.3%,产量分别降低16.7%、11.1%,而对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菜心产量。灌水处理和养分处理对菜心的产量及叶片氮磷钾吸收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各处理中以I3F3的产量最高,但与I3F3相比,I2F3在没有明显降低菜心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条件下,菜心耗水量降低1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8%,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I2F3的综合得分居于首位,表明I2F3对菜心养分吸收、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