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6篇
  免费   961篇
  国内免费   1343篇
林业   1335篇
农学   1359篇
基础科学   448篇
  1042篇
综合类   13589篇
农作物   1069篇
水产渔业   969篇
畜牧兽医   6744篇
园艺   3054篇
植物保护   2971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01篇
  2022年   1115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924篇
  2019年   1095篇
  2018年   595篇
  2017年   878篇
  2016年   1065篇
  2015年   1201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1882篇
  2010年   1607篇
  2009年   1574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262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978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522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17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1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双歧杆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胡萝卜为主要原料,以两歧双歧杆菌(Bbm)和长双歧杆菌(Blm)为试验菌株,研究了胡萝卜汁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单一营养因子对Bbm菌细胞生长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Bbm菌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利用优选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对Blm菌进行验证性增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膏、玉米浆可显著促进双歧杆菌Bbm的细胞增殖(P<0.01)而磷酸氢二钾既能促进Bbm生长,又有缓冲培养基pH值的作用;利用L934筛选出Bbm的胡萝卜复合汁增菌培养基的最佳配比为:在胡萝卜汁中添加0.3%大豆蛋白胨,0.6%牛肉浸膏,0.5%酵母膏,0.4%玉米浆,0.2%磷酸氢二钾,将此培养基经37℃培养12 h,Bbm活菌数4.75×109cfu/mL,Blm活菌数4.82×109cfu/mL。  相似文献   
972.
将狂犬病病毒SRV9株核蛋白基因按正确的读码框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株,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显示,相对分子量约为82 kD,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与多克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为获取大量ELISA包被用核蛋白,试验还借助SDS-PAGE方法对重组目的基因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诱导温度、菌密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参数对重组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结果表明:27~32℃,OD5500.3~0.4,IPTG 0.06 mmol/L、诱导至OD550值不再增加时为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经扫描分析显示,所表达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20%以上。经包涵体纯化和亲和层析纯化,可获得纯度较高的GST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73.
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淡腌海鳗为对象,采用200、400、600 MPa处理15 min,通过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总活菌数、硫代巴比妥酸值和pH值等在保藏过程的变化考察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Pa处理可以极大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脂肪氧化,降低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说明超高压是一种较好的适合腌鱼保藏的冷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974.
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灌喂衰老模型小鼠(用D-半乳糖制备),60 d后检测小鼠血液、血清、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T-AOC能力。结果表明: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血液、血清、肝组织SOD活力、GPX-PX活力,使T-AOC能力明显增高,使衰老小鼠体内MDA含量明显下降。富硒沼泽红假单胞菌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75.
[目的]为了测定野生竹红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灰化法制备了从云南山区采集的野生竹红菌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Mn、Cd、Cr、Zn、Cu等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竹红菌对各金属元素的集累(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对Fe、Se和Hg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要强,对Cd、Cr、Pb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较弱,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是Fe>Se>Hg>Mn>Zn>Pb>Cu>Cr>Cd。原子吸收的回收率为98.7%~116.4%,RSD值为0.07%~1.67%,都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结论]竹红菌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红菌中微量元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6.
蜡蚧轮枝菌高产毒素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6株蜡蚧轮枝菌(V3450、Vp28、V l6063、V0175、V342和V341)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毒力和6株菌株代谢浓缩液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忌避作用和毒杀作用,筛选出高产毒素菌株.结果表明:6株蜡蚧轮枝菌的LC50分别为2.57×105、6.03×105、6.03×105、1.70×106、7.41×106、1.66×107孢子.mL-1,表明菌株V3450、Vp28、V l6063的毒力比另外3株高;6株菌株代谢浓缩液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忌避率分别为76.40%、78.22%、73.54%、52.7%、40.80%、53.33%,死亡率分别为80.27%、71.90%、66.66%、50.86%、40.57%、46.67%,表明菌株V3450、Vp28、V l6063的产毒能力比另外3株强,由此筛选出V3450、Vp28、V l6063为高产毒素菌株.  相似文献   
977.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黄瓜根际土壤筛选的、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证明有效的3株枯萎病拮抗菌DS-1、SG-126和Q-2接种日光温室连作黄瓜土壤,进一步研究对枯萎病防效、植株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均能提高黄瓜对枯萎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率,细菌DS-1、放线菌SG-126和细菌Q-2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分别为51.43%、42.86%和37.50%;DS-1和SG-126能显著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Q-2效果较差;接种拮抗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瓜叶片保护酶(SOD、CAT、PPO和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漏率。  相似文献   
978.
番茄灰霉病高效拮抗菌株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于淄博感染灰霉病的大棚番茄土壤样品中的6株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和拮抗活性分析。结果显示,6株细菌形态均为直的杆状,有鞭毛能运动,能生成抗热的芽孢,芽孢椭圆形,革兰氏染色均为阳性,通过对菌株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同源性比对,发现与芽孢杆菌同源性达99%,结合生理生化特性确定B-01、B-02、B-03、B-04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0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7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滤液抑菌活性测定,B-02、B-06滤液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稀释不同倍数时均能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79.
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对黄瓜胚根萌发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番茄(179,F-F.1.5-031017,番茄,福州福清)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的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低,平均重量为85.00mg/10粒,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发酵液处理的黄瓜种子的胚根重量最高,平均为183.33mg/10粒。不同寄主发酵滤液对黄瓜胚根重量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为甜瓜(128,F-T.1.7-030514-03,甜瓜,福州永泰)、番茄(179,F-F.1.5-031017,福州福清)和班兜(107,F-B.1.1-030221,福州建新),第二类为西瓜(134,F-X.1.7-030320-03,西瓜,福州永泰)和网纹甜瓜(144,F-T2.1.1-030616-01,网纹甜瓜,福州义序),第三类为黄瓜(120,F-H.6.5-030318-J4,黄瓜,漳州诏安)。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讨新生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感染的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176例疑有细菌感染的新生儿的气管内液(痰液)、血液、脐部分泌物、大便和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获革兰氏阴性菌标本进一步筛选试验和双纸片法鉴定产ESBLs菌。结果:在176例新生儿中,共采集了223例次标本.分离出G^-菌39株。从中检出ESBLs4(株)例,3株来自肺炎克雷伯菌,1株来自大肠杆菌中,均为院内感染。药敏显示: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其中3例产ESBLs菌院内感染的患儿病程中均曾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结论:临床应重视对产ESBLs细菌感染的监测,尽量避免ESBLs菌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