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秸杆青贮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杆的合理利用,是补充草食畜饲草不足的捷径在公元前1500-1000年埃及人就用青贮的方法保存牧草,但是许多国家把青贮作为保存牧草的一种主要方法却是近五六十年代的事优质青贮饮料不仅保持了表绿饲料鲜态和大部分营养,而且增加了菌体蛋白。  相似文献   
183.
本研究用改良ELISA法检测激光照射前后抗大肠杆菌血清抗体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完整菌体作抗原包被进行ELISA试验,完全符合一般可溶性抗原的ELISA规律;并与传统血清学方法凝集反应进行了比较。激光照射穴位后使血清中抗体的含量增加,提示激光照射后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4.
185.
菌体蛋白──平菇基质养鱼增产效果好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栽培食用菌后的基质以及无商品价值的次菇常常作为垃圾丢弃,实在十分可惜。因为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原有基质,且有菇香味。这些菌体蛋白如用来养鱼,则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利用了废弃物,开发了养鱼饵料来源,创造了...  相似文献   
186.
第二代4320菌体蛋白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安全性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郭维烈,郭庆华1981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提出,用淀粉作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第一代4320(我们把改进以前的4320称为第一代)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虽然它...  相似文献   
187.
利用米曲霉对马铃薯皮等加工副产物进行了微生物发酵,使其蛋白质从3.01%提高到45.43%。氨基酸分析表明该产物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可作为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188.
189.
通过试验研究了一株产乳糖酶脆壁克鲁维酵母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最终确定了该株酵母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此株脆壁克鲁维酵母发酵生产乳糖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乳糖4%,酵母粉3%,MnCl2 1mmol/mL;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10%,温度28°C,初始pH 7-7.5,摇床转数180 r/min,培养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培养,乳糖酶活力达1100 u/mL或4140 u/g干菌体.  相似文献   
190.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氧发酵不同时间点(3、6、9、12、18、24 h),分别测定累积产气量、p H及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显示:1)发酵3、6 h时,L组和H组p H显著低于C组(P0.05)。2)L组和H组累积产气量均高于C组。3)L组和H组各时间点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时H组又显著高于L组(P0.05)。3)L组和H组各时间点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4)短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同时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蛋白质底物的添加促进了肠道微生物菌体合成,但是过多的蛋白质底物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发酵特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