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8篇
  30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从种植区域、播种技术及收获与贮藏等方面简要介绍了青海山旱地菊芋丰产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菊芋的产量可达30-45 t.hm-2。  相似文献   
82.
为提高菊粉酶活力,以菊芋汁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对一株产菊粉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变异株AU-55发酵产酶历程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汁中还原糖的含量为3.4 g.L-1,菊糖含量约为121.3 g.L-1;黑曲霉AU-55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发酵液中菊粉酶活力、糖度、酸度、菌体生物量随着发酵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变化,96 h菊粉酶活力达到最大;菊芋汁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初始pH、接种量对黑曲霉AU-55菊粉酶活力的影响均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参数为:菊芋汁250.0 mL.L-1,玉米浆20.0 g.L-1,NH4H2PO45.0 g.L-1,MgSO4.7H2O 0.5 g.L-1,NaCl 3.0 g.L-1,初始pH 6.5,接种量35.0 g.L-1,30℃,200 r/min下,培养4 d,所得菊粉酶活力最高达42.3 U.mL-1。  相似文献   
83.
主要通过对菊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模式筛选试验、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配比效应的分析,提出了菊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经济产业开发的栽培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菊芋宜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的种植模式,首选密度为3000株/667m2,生长期的最佳N、P、K施肥配比为10:7.50:7.50。  相似文献   
84.
以"青芋1号"菊芋为供试品种,对不同耕地类型菊芋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旱地菊芋生长量仅为水浇地的1/2;宽窄行配置方式对生育前期菊芋茎、叶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显示对块茎的增产效应;山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促进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产效应显著。水浇地起垄种植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增产效应显著。建议在山旱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及采用垄沟种植,水浇地采用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85.
菊芋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菊芋叶片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菊芋叶各溶剂提取物对3种真菌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丙酮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25.0mg/mL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灰霉菌的抑菌率达到90.46%±0.535%;各溶剂提取物针对不同的病原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丙酮提取物对辣椒灰霉菌的MIC最小;为充分利用菊芋资源和进一步研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隆德县菊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又名洋姜,属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生食、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茎也可加工作成饲料。其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索出内蒙古盐碱地种植菊芋最适宜的密度及施肥量,通过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密度、基肥、追肥对菊芋产量的影响。经方差分析表明:单因素间的产量差异和多因素互作间的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互作的大小次序为:密度>追肥>密度×基肥×追肥>基肥×追肥>密度×追肥>基肥>密度×基肥。互作效应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最高组合是:密度27 795株/hm~2、基肥60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互作最好,其单产为61 377 kg/hm~2,该试验研究为今后菊芋生产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菊芋氮磷钾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芋1号”菊芋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对菊芋全生育期的各器官内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延长菊芋各器官营养元素浓度呈下降趋势。营养元素吸收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营养元素积累总量表现为:氮钾磷。块茎形成前,营养元素主要存于茎、叶;块茎形成到块茎膨大始期,叶内营养元素分配量持续减少,块茎分配量持续增多,而茎内磷、钾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块茎开始膨大后,营养元素在茎、叶的分配量均迅速减小,块茎分配量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89.
菊芋幼茎、块茎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外植体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茎是试验的 最佳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快,且有腋芽发生;不定芽分化适宜培养基是MS BA2.0mg/L NAA0.01mg/L, 不定芽分化率100%;在增殖培养基中不定芽增殖系数达3.25,切分后的茎段分化腋芽或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平均为 9.6;不定芽在MS NAA0.01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93%,试管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1.5%.  相似文献   
90.
在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对菊芋的特征特性、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留种进行介绍,以便在高产的同时,保障菊芋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