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蒽对黑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唐学玺 《水产学报》2000,24(3):217-220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蒽对黑Jun几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组织其SOD活性高低不同,按SOD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肝>血清>肾>鳃>肌肉;2.不同的组织,其SOD活性对蒽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按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为:血清>肝>鳃>肌肉>肾。3.不同组织的SOD活性在蒽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不同。低浓度的蒽引起鳃、肾、肌肉组织的SOD活性升高,随着蒽浓度的提高,SOD活性又表现出抑制效应;而蒽对血清及肝组织的SOD活性从低到高浓度下始终呈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在荧蒽污染的黄棕壤和潮土上种植水稻和小麦,分别设置空白(CK)、低(L)、中(M)、高(H)4个污染浓度水平,比较荧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两种不同土壤中植物体荧蒽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试验设置的荧蒽污染浓度下,荧蒽未对两种植物的生长造成抑制,相反还促进了植物某些部位的生长;水稻和小麦各部位的荧蒽含量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植物体内荧蒽的传导系数随土壤荧蒽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两种土壤的趋势一致。黄棕壤和潮土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影响植物体内荧蒽的运移和富集;水稻茎叶对荧蒽的富集能力强于小麦,而小麦籽粒富集荧蒽的能力强于水稻。  相似文献   
63.
麝香草酚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是人类及动物重要致病菌。本研究测定了麝香草酚(THY)对临床分离红色毛癣菌BMU 01672株、酿酒酵母标准株和24株临床分离耐氟康唑(FLC)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96孔平板微量法测定了THY/FLC, THY/AMB(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的分级抑制浓度指数(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结果表明,THY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THY与FLC和AMB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这为麝香草酚抗真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65.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法,筛选了混悬液的理想配方,以蒽诺沙星为主药,以纯化水为溶媒,应用分散法成功研制了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蒽诺沙星混悬型制剂,并评价了混悬液的质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蒽诺沙星混悬液的外观性状、药物含量等性能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而且混悬液的稳定性好。不结块,易于重分散。  相似文献   
66.
为选定适合的实验室测糖方法,分别采用浓硫酸外加热法、稀硫酸外加热法及水合热法等设置的不同加热时间对蔗糖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并对其易操作性、数据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稀硫酸外加热法由于具有测定数据稳定性好、易于操作、药品用量少、吸光度值范围适宜、显色反应完全等优点,被确定为最合适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7.
有机电子信息时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针对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电子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探索将本课题组的"一锅法合成氮杂螺芴氧杂蒽有机半导体材料"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通过这种形式把科研成果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科研动向、掌握最新的实验操作技术。这种改革无疑会使教学和科研都充满勃勃的生机。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培养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传统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蒽酮法加以改进,以全波长酶标仪代替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糖含量测定,对苹果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和金属离子条件下的此测定方法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改用酶标仪法后,其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及精密度较好,具有可重复性,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样本测量分析。苹果链格孢菌胞外多糖在20~80℃下的热稳定性较好,在pH=6的弱酸及Na~+溶液中多糖稳定性较好,强酸强碱及Cu~(2+)、Fe~(3+)溶液中稳定性较差,光照可对多糖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9.
野生巴楚蘑菇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稀酸、稀碱、蒸馏水分别提取巴楚蘑菇多糖,结果表明,用水提法具有简便易行、提取率高等优点。以水为提取剂,同时选用果胶酶处理显著提高了多糖提取率,用蒽酮法测得巴楚蘑菇多糖平均含量达8.7%左右。  相似文献   
70.
以2种人工栽培豆腐柴叶为材料进行研究,采用咔唑比色法、蒽酮比色法、微量凯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分别对豆腐柴叶中的果胶、可溶性糖、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C、膳食粗纤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豆腐柴叶中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以此,分析评价重庆豆腐柴叶的营养价值,并且对重庆豆腐柴在营养价值上是否存在地区优势进行比较。为重庆地区合理利用豆腐柴资源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实验数据表明,Ⅱ号豆腐柴叶营养价值优于Ⅰ号豆腐柴叶,其果胶含量(干叶)16.09%,可溶性糖含量4.57%,粗蛋白含量13.52%,粗脂肪含量5.38%,维生素C含量0.33%,膳食粗纤含量35.05%,β胡萝卜素含量0.059%,总氨基酸含量132.89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