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茎秆含糖量是甜高粱(Sorghum dochna)重要的农艺性状,其可溶性糖的组分与含量的测定,是甜高粱QTL定位和性状改良的前提。本研究以粒用高粱的‘忻粱52’与甜高粱‘W452’重组自交系F8代255个群体为材料,采用改良蒽酮比色法来测定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的最佳显色时间为10 min,显色温度为100℃;测定蔗糖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 mol·L-1的KOH溶液处理10 min;果糖测定的最佳显色温度为50℃,显色时间为3 min。优化过后的蒽酮比色法能测得较稳定的数值,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甜高粱汁液的糖含量。重组自交系后代糖锤度与可溶性糖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为0.885,线性回归方程为y=37.082×可溶性糖总量+3.990。  相似文献   
12.
蒽与5种酚类化合物对泥鳅的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蒽分别与5种酚类化合物共存时,对泥鳅毒性的影响有所不同。蒽与苯酚、间苯二酚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蒽与邻硝基苯酚、麝香草酚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蒽与2,4-二氯苯酚的联合毒性24h为相加作用,48h、72h、96h则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聚酶链反应(PCR)研究与应用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要的工具,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该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污染少等优点,促进了PCR技术的发展.实时定量PCR技术在水生动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病原体检测、定量分析以及基因表达差异等方面.本文对实时定量PCR技术的原理、特点及5种主要的荧光化学作一介绍,对其目前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优选灰树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灰树花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提取方法的考查确定葡糖糖吸收曲线为Y=0.125 8 X+0.105 5(R2=0.999 2),浓度在0.021 4~0.128 4mg·mL-1时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正交设计,用硫酸-蒽酮法在波长618nm处测定其吸收度,通过灰树花多糖得率的计算最终确定灰树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分别为第1次提取2.0h,第2次提取1.0h,加28倍水,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养殖专业户李某饲养罗曼褐壳蛋鸡12 000只,自2006年3月份(26周龄)以来,每隔1~2天都有2~3只鸡死亡,有时死亡6只,产蛋率明显下降,蛋色变浅,蛋壳变薄,曾先后使用过"炎瘟清散""蒽诺沙星"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桑对组织总糖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总糖含量测定方法很多,蒽酮比色法以其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误差小等特点,常作为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而被广泛采用,但该方法较难掌握,本介绍了植物组织总糖含量蒽酮比色法的测定技巧。  相似文献   
17.
通过An815与带EGFP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EGFP)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一株融合子R2,该融合子不仅具有An815菌高效降解蒽的能力,而且具有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能力,在72 h内将蒽从100 mg.L-1降解至27.9 mg.L-1,降解能力比出发菌An815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18.
以白姑鱼和宝石石斑鱼作试验,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芳族烃污染物在鱼体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芳族烃污染最严重的部位是鱼脂(油),其次是鱼内脏,供食用的鱼肉受到的污染最轻。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5,10和15μg/mL二甲基苯蒽(DMBA)的完全培养液处理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36, 24和12 h,再以25 ng/mL佛波酯(TPA)作用2周,研究DMBA和TPA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诱导转化作用,确定最佳诱导转化条件,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15μg/mL DMBA的完全培养液培养12 h,再用TPA连续作用4 d,几乎无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存活,10μg/mL DMBA培养24 h转化效果较差,5μg/mL DMBA培养36 h转化效果最佳;转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体积增大、核浓缩、生长排列紊乱、无规则并出现转化灶; DMSO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减弱。试验初步建立了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两种测定苜蓿芽多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苜蓿芽多糖(MSP)含量,并比较了2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的MSP含量分别为(2.76±0.46)%和(3.17±0.88)%,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由于苜蓿芽提取液的颜色在苯酚-硫酸法测定波长下具有一定的吸光度,使其结果偏高,因此采用该方法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脱色处理,而蒽酮-硫酸法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值。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4.18±5.00)%和(99.40±3.51)%,回收率相对标准差分别为5.31%和3.53%,说明苯酚-硫酸法用于测定苜蓿芽多糖含量灵敏度更高、重复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