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8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469篇
林业   602篇
农学   1135篇
基础科学   254篇
  1039篇
综合类   6712篇
农作物   821篇
水产渔业   684篇
畜牧兽医   5643篇
园艺   726篇
植物保护   797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84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214篇
  2009年   1085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研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试验采用GenBank公布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100个拷贝值,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2.
《中国瓜菜》2020,(2):48-52
为研究水培快白菜耐热性,以耐热品种‘立丰快菜’和不耐热品种‘新极品快菜’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以27.5℃为对照(CK),研究35.8℃根际温度处理7 d后两种快白菜的生长、根系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新极品快菜’和‘立丰快菜’的地上部鲜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1.94%和16.39%;总根长、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及根系分叉数分别较对照降低42.3%和24.9%、46.9%和33.2%、54.8%和41.3%、52.0%和38.5%。F_0、F_m、Δ_F/F_m'、qp分别较对照降低6.3%和11.0%、5.9%和19.0%、16.1%和4.5%、21.3%和7.1%;P_n、G_s、Ci和T_r较对照分别降低58.5%和21.6%、51.6%和29.8%、10.6%和13.1%、56.9%和34.7%‘。新极品快菜’叶绿素b、总叶绿素分别较对照降低10.3%和4.1%,而‘立丰快菜’叶绿素b、总叶绿素分别较对照增加4.4%和1.0%。高温对‘新极品快菜’各指标的影响大于‘立丰快菜’,以地上部鲜质量、总根长、叶绿素b、qp、Δ_F/F_m'和P_n表现最为明显,可优先考虑作为水培快白菜的耐热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3.
144.
以T5转hrpZPsta基因大豆JN29-705-15和JL30-187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检测了目标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利用下胚轴侵染法和叶面喷施法鉴定疫霉根腐病抗性和灰斑病抗性,并分析目的基因表达量与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抗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rpZPsta基因在大豆的叶、茎、根、籽粒中均有表达,二个株系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2/6.1、0.9/0.7、6.5/4.6和0.8/0.7;T5转hrpZPsta基因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能力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所提高,JN29-705-15对疫霉根腐病抗性从感病提高到中抗,而JL30-187从中抗提高到抗病;hrpZPsta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也与抗灰斑病能力呈正相关,与病情级别呈极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外源基因hrp ZPsta在大豆植株中的表达量与受体植株对疫霉根腐病和灰斑病抗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5.
为研究小鼠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肺组织中几种热应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及一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小鼠急性热应激前后肺组织中HSP27、HSP60、HSP70、HSP90、HSP110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干扰素(IFN-β)及γ干扰素(IFN-γ)的mRN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检测的热应激蛋白和细胞因子在热应激后0 h至2h过程中均极显著升高(P0.01),到4 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此试验结果为揭示急性热应激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6.
《杂交水稻》2016,(6):36-39
以迟熟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087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同一地点连续作中稻适时早播,通过对其叶龄和分蘖动态等进行系统的苗情观测,掌握了该品种与季节同步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高峰苗期、穗轴分化期、枝梗分化期、拔节期和颖花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形成与减数分裂期和抽穗结实期等8个关键叶龄期及其群体发育特征,介绍了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进一步了解茶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HSP17.2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迎霜’中克隆得到CsHSP1 7.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PCR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7.2×10a,理论等电点5.56;无信号肽位点,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茶树CsHSP1 7.2与水稻(GenBank登录号:P27777)和花生(ABC41131)的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家族第Ⅰ亚族.qRT-PCR分析发现,茶树CsHSP17.2属于组成型基因;高温(38℃)处理1h能显著提高CsHSP17.2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干旱(100 g·L-1 PEG 6000)、高盐(200 mmol· L-1 NaCl)和外源脱落酸(200 mg· L-1 ABA)处理条件下,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克隆得到茶树‘迎霜’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HSP17.2,其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响应高温、干旱、高盐和外源脱落酸胁迫.  相似文献   
148.
分蘖生长在茎基部不伸长的节间,有不定根,能独立于主茎存活,禾本科作物布顿大麦主要通过分蘖来提高产量;内生真菌和基因均能调控布顿大麦分蘖,为了探究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分蘖相关基因TB1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T-PCR法对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序列结果进行分析,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对新疆温宿县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的布顿大麦TB1基因进行q-PCR相对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TB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全长为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残基;TB1基因无启动子和PolyA位点;经亚细胞定位,TB1蛋白预计在液泡,TB1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TCP家族;推测TB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质。布顿大麦TB1基因与大麦亚种的TB1同源性最高,为96.72%,且与大麦亚种的TB1处于同一支系。温宿县和柴达木盆地布顿大麦根、茎、叶中TB1基因表达量趋势一致,内生真菌显著降低了植株分蘖发生部位茎基部的TB1基因表达量,表明内生真菌侵染影响了宿主TB1基因表达进而调控宿主植物分蘖。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149.
以北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植被兴安落叶松为试验材料,用黑色遮阴网的方法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兴安落叶松叶片生理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并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兴安落叶松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兴安落叶松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面积增长缓慢,且叶片数量下降幅度明显.兴安落叶松叶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胸径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光照度为70%时,地上生物量比10%光环境下提高193.6%.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兴安落叶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降低趋势,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兴安落叶松叶片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在光照度为70%时,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NPQ)较10%光环境时降低了26.65%,遮阴显著降低了兴安落叶松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