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8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469篇
林业   602篇
农学   1135篇
基础科学   254篇
  1039篇
综合类   6712篇
农作物   821篇
水产渔业   684篇
畜牧兽医   5643篇
园艺   726篇
植物保护   797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04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84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868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354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214篇
  2009年   1085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采用灭活的鱼肠道弧菌作为抗原,制备兔抗血清,建立了鱼肠道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test,IFAT)、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技术。IFAT结果显示阳性信号覆盖整个菌体,明亮,清晰,荧光信号呈长弧形且两端钝圆,与鱼肠道弧菌形状一致。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共10条蛋白带发生免疫反应,其中6条蛋白带结果较清晰,显示出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阴性对照组无条带。IFAT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说明所建立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出鱼肠道弧菌。  相似文献   
132.
从禽流感病毒A/Chicken/1/2002(H7N1)核酸中扩增了完整HA的基因编码序列,克隆测序后,采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c RNA。用RNA保存液稀释至含量约108Copies/μL。分装后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通过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取平均值作为定值结果;经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标准品的不确定度。此外,采用Taq Man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H7亚型的血凝素基因的末端,采用1对引物和2条MGB探针,建立了禽流感病毒H7亚型Taq Man荧光RT-PCR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建立的方法对研制的标准品进行检测,检测限可达10基因拷贝;对新城疫病毒及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良好,而且双探针的设计思路更能保证病毒核酸的有效检测,防止漏检。  相似文献   
133.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使异种移植猪细胞、组织和器官存在风险,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B都出现在猪基因组中,并能在体外感染人.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只感染猪细胞,并可整合到大多数猪基因组中,但不是全部.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和C的重组能感染人细胞,并大量复制.为了避免这种重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动物不能用于异种移植.为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阳性猪,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用不同引物建立的特异性PCR技术、异种高灵敏度的巢氏PCR技术和可定量前病毒拷贝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区分污染和真正的前病毒分子.这些PCR方法经过优化,具有稳定的检测灵敏性.首先进行PCR1,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进行PCR2或PCR5或巢氏PCR;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进行实时定量PCR来排除污染.使用这些方法可评估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流行程度和识别未感染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C的动物.由于可能从其它动物细胞带来污染,不是使用耳活体检测,而是采用血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134.
为了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鸭疫里默杆菌的PCR方法,试验采用GenBank中鸭疫里默杆菌42 ku主要外膜蛋白A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分别以21株来自广西各地区鸭场的鸭疫里默杆菌全菌体为模板,结果均能扩增出大小为660 bp的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沙门菌、鸭...  相似文献   
135.
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建立了甲哌鎓原药的定量方法。以重水为溶剂,仲丁基脲为内标物,以化学位移分别在δ3.12的甲哌鎓甲基和δ1.10的仲丁基脲甲基的1H-NMR信号作为定量峰。以甲哌鎓与仲丁基脲定量峰的峰面积比(AS/AI)对甲哌鎓与仲丁基脲的质量比(WS/WI)进行线性回归,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重复测定同一批次原药含量,变异系数为0.28%。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对甲哌鎓进行定量分析,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究光氧化胁迫条件下叶面肥对葡萄叶片的保护及缓解效应。【方法】以设施栽培的‘巨峰’葡萄为试材,叶面喷施CaCl_2、NaHSO_3、氨基酸钙叶面肥、氨基酸钙叶面肥+NaHSO_3,然后叶片涂抹甲基紫精(MV)模拟光氧化胁迫,研究叶面肥对光氧化条件下葡萄叶片的光合、荧光参数、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及MDA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叶片涂抹MV后发生光氧化胁迫,各处理的相关指标均发生改变,其指标表现均不如仅喷清水的对照,但与喷清水+MV处理相比,喷施叶面肥处理指标变化幅度均变小,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光氧化对葡萄叶片的伤害。喷清水+MV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_n)下降幅度最大,比清水对照下降了47.9%,喷施氨基酸钙肥600倍液以及氨基酸钙肥600倍液+NaHSO_3的效果好,P_n下降幅度小,分别比喷清水+MV处理的低34.8个百分点和33.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气孔导度(G_s)变化趋势同P_n。初始荧光(F_0)指标,喷清水+MV处理增幅最大,为22.0%;喷施氨基酸钙600倍液+NaHSO_3处理的增幅最小,为5.1%,比前者低16.9个百分点;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m、F_v/F_0、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喷施叶面肥处理下降幅度均小于喷清水+MV处理。各处理的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H_2O_2含量、MDA含量增加幅度不同,其中喷清水+MV处理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56.0%、83.8%、34.8%;喷施叶面肥处理增加幅度均变小,其中喷施氨基酸钙600倍液+NaHSO_3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小,分别为19.4%、15.1%、0.99%,明显减轻了光氧化胁迫。【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喷施叶面肥对葡萄光氧化胁迫有明显的缓解效应,以喷施氨基酸钙600倍液+NaHSO_3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探讨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like protease)的表达特性,以真菌蛹虫草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蓝光照射后蛹虫草菌丝体中CmKexin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对翻译蛋白质产物CmKex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含1个属蛋白转化酶的肽酶S8家族功能域(143~429)和1个前体蛋白转化酶P功能域(514~600),符合真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特征。蛹虫草菌丝体在黑暗预培养4 d后再蓝光照射,North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均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即在持续的蓝光照射48~50 h时,出现CmKexin基因的瞬时大量转录。而其他时间内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的大量转录。试验结果将为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戴剑  吴燕 《种子》2011,30(11)
SSR分子标记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初学者如不能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要点,就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获得试验结果.本文分别介绍了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等实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普及SSR分子标记实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39.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普遍存在于谷物等粮食和动物饲料中,是一种可以引起癌症的霉菌毒素。为了快速检测OTA,利用荧光染料PicoGreen识别双链DNA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体与PicoGreen检测毒素OTA的方法。在10 mmol/L Tris,120 mmol/L Na Cl,5 mmol/L KCl,20 mmol/L CaCl2(pH8.5)缓冲液中,PicoGreen与双链DNA结合后,释放的荧光在3 min内达到峰值(激发波长为480 nm,发射波长为520 nm)。从加样到荧光检测,整个流程可在40 min内完成。检测OTA的灵敏度为1μg/L;检测范围为1μg/L~200μg/L。特异性实验表明:OTA核酸适体-Pico Green方法与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桔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霉菌毒素无交叉反应。本方法在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与传统抗体ELISA方法相当(Kappa值为:0.857)。由于核酸适体成本比抗体低,因此本方法比抗体ELISA方法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自然低温胁迫下3种桉树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安市3种桉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低温下,各桉树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总的来说,邓桉>柳桉>巨桉;自然低温(日最低气温-3.6℃)对柳桉和巨桉造成较大损害,而邓桉可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化学效率,以及利用不断增加的qN来进行耗散,具有较强的抵抗低温胁迫伤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