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06篇
  免费   1222篇
  国内免费   1121篇
林业   2624篇
农学   2131篇
基础科学   577篇
  779篇
综合类   13411篇
农作物   6230篇
水产渔业   1279篇
畜牧兽医   6121篇
园艺   2330篇
植物保护   1367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875篇
  2021年   836篇
  2020年   908篇
  2019年   915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1148篇
  2016年   1420篇
  2015年   1167篇
  2014年   1954篇
  2013年   1727篇
  2012年   2262篇
  2011年   2151篇
  2010年   1898篇
  2009年   2003篇
  2008年   2033篇
  2007年   1706篇
  2006年   1459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088篇
  2003年   950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846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578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464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410篇
  1994年   434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47篇
  1989年   395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66年   3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趣味虽然沿袭自唐风宋韵,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文人独创的茶审美观:通过世外桃源般的品茶氛围的营造,似"高山流水"的事茶心志的表达,日常"市隐"生活中的茶事同样可以充满高雅的情趣。这种隐逸之趣是画家对自我和现世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积极探索,值得当代茶美学建设者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茶"在英语语言中被称之为"tea"。"绿茶"通常被英译为"green tea","红茶"则习惯性被英译为"black tea"。这些称谓从来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来,一般都是与当时的时代文化以及历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英语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意在通过语言学的这个视角来探究西方英语文化现象的一门造诣较高的科学。因此,本文特别选取了英语语言文学为研究视角,以英语语言文学中的茶称谓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西方文化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多种茶称谓的由来,从而更加有助于学者们了解和学习西方英语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果实自动识别检测研究已经越来越成熟。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的缺点,采用了基于Faster-RCNN的果实快速检测模型。模型由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区域提议网络(RPN)组成,首先由CNN进行卷积和池化操作提取特征,然后由RPN选取候选区域,通过网络全连接层参数共享,由目标识别分类器和边界框预测回归器得到多个可能包含目标的预测框,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挑选出精度最高的预测框完成目标检测。分别对桃子、苹果和橙子的三种果实进行检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使用已经预训练好的两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ZFnet和VGG16,通过数据集的训练对Dropout及候选区域数量进行参数调整完成网络调优。检测并分析果实不同布局形态下模型的检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Dropout取值为0.5或0.6,候选区域数量为300时网络模型最佳,ZFnet网络中,苹果平均精确度为92.70%,桃子为90.00%,而橙子为89.72%。VGG16网络中,苹果平均精度为94.17%,桃子为91.46%,橙子为90.22%。且ZFnet和VGG16的图像处理速度分别达到17 fps和7 fps,能够达到果实实时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茶画,是我国古代众多绘画种类之中体现着人民生活与艺术紧密相连的一个类别,主要描绘人们饮茶所用茶具极其场景。而茶画在宋朝的发展突出,大多茶画都流源于宋朝。宋朝是一个由茶引起的茶文化飞速发展兴盛的时期,在这之间应运而生的茶画艺术,更是具有深刻的文化与审美内涵。由于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对茶文化的欣赏,以及宋徽宗重文喜政、嗜好饮茶品画,这从上至下的文化潮流随之流行,成为宋代茶事活动十分繁荣的主要原因,茶画便是在这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下,显露出其本身的内涵,进而被人们欣赏与喜爱。本文将围绕宋代茶画,从茶画起源入手,进一步地探究其中包含的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感受宋朝人民对于茶画艺术的创作之精良,关照宋朝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存在多种文化,不同的文化系统有着交汇的地带,而茶典籍翻译则往来于此,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典籍著作承载着各个民族的历史印记,翻译的时候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造成一些翻译障碍。本文就互文性角度讨论茶典籍的翻译障碍点,致力于减轻翻译障碍,使各国读者得以品阅原汁原味的典籍书香,使中国的茶文化流传得更久远,使之获得延伸与增值,同时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用电动运输车直流电源电压降落而导致的动力降低,以及车辆行驶工况复杂多变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双向准Z源逆变器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控制器,完成驱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通过直流母线方波升压和SVPWM控制策略,使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具有ON-PWM斩波、准Z源方波升压、准Z源SVPWM三种驱动模式。最后搭建驱动系统的试验平台,取直流电源电压U_(dc)=24 V,直通占空比D_0=0.2,准Z源方波升压和准Z源SVPWM都将逆变桥的直流母线电压提升至40 V以上,有效解决直流电源电压降落的问题。驱动系统根据加速、爬坡、重载等具体工况快速、准确地切换工作模式,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建筑活动开展不断完善,如今在整个建筑设计活动开展时,优化设计方案,创新设计元素,丰富设计理念,寻找合适的设计定位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活动的效果。本文拟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传统茶文化要素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活动中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有效评价土壤氮素含量可以促进配方施肥的发展。提出主成分分析、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PCA-Attention-LSTM)来监测土壤的氮素含量。采用PCA(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影响土壤氮含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降低模型向量输入的维数,利用注意机制突出预测中的关键输入特征。在Keras深度学习框架的基础上搭建PCA-Attention-LSTM的网络模型,实现对未来2 h土壤氮含量的精监测。最后,以黑龙江省依安甜菜养植基地的数据对土壤氮含量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与RNN等其它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的效果更好,基于PCA-Attenlion-LSTM网络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119、0.020、0.156。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以应用于土壤氮含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细羊毛主要产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羊毛综合品质堪比澳毛。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细羊毛生产经营之路,细羊毛价格连年攀升,当地农牧民实现稳步增收。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地区细羊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该地区进一步加强鄂尔多斯细毛羊品种改良,做好羊毛直销的组织工作,全面推行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推行羊毛公正检验制度方面的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朱自果  阴启忠  张庆田  韩真  张倩  李勃 《园艺学报》2020,47(12):2290-2300
以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Vitis vinifera‘Yatomo Rose’)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葡萄NAC转录因子DRL1基因对逆境的响应。欧洲葡萄‘粉红亚都蜜’在激素和逆境胁迫下,DRL1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以ABA和干旱胁迫处理最为显著。在ABA处理下DRL1转基因烟草株系种子萌发率和根长均高于野生型。干旱处理下,转基因植株对干旱的耐受性降低,同时胁迫相关基因NtLEA5、NtP5CR1、NtPSCS1、NtERD10C和NtDREB3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显著下降。此外,DRL1转基因烟草茎中柱发育受到抑制,尤其是导管横切面积仅为野生型的58%。以上结果表明,DRL1基因可能作为1个负向调节子参与植物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