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088篇
基础科学   62篇
  123篇
综合类   2409篇
农作物   3694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179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66年   2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142.
沼液在幼龄茶树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沼液在幼龄茶树上的喷施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每7d,666.7m^2喷施沼液50kg能够促进幼龄茶树株高的增长,平均每周比对照增高0.06cm,增高率为10.2%;连续喷施11次能够增加茶叶的百芽重和单叶重,平均增加率分别为19%和30.1%;能够促进茶叶增产,平均增产率为9.0%。  相似文献   
143.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金志凤  封秀燕 《茶叶》2006,32(1):7-10
根据茶树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了茶树栽培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借助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技术,按种植茶树的气候适宜性把浙江省茶树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44.
设施繁育茶苗适宜光照强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光强分别为自然光的8%、15%、35%、42%、50%及75%)生长的茶树扦插苗的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茶树扦插苗的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在自然光强的75%时达到最大值; 叶绿素含量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a/b则随光强增加而增加; 新生物量与最大光合速率一致,在自然光强的75%时达到最大值; 其植株生根率、出现愈伤组织的比率、根条比及根生物量比(RMR)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SLA及LAR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实验结果,适当提高大棚透光率及在阴天对大棚中的茶苗进行加光处理,对快速繁育茶苗有利。  相似文献   
145.
茶树咖啡因合成酶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咖啡因合成酶(TCS)是茶树咖啡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7-甲基黄嘌呤转变为可可碱和可可碱转变为咖啡因。抑制TCS基因表达是培育低咖啡因茶树的最有效途径。用RT-PCR方法扩增茶树TCS基因的两个cDNA片段,并克隆入T-载体中。干涉载体和TCS基因片段的T克隆经限制性内切酶两次双酶切与连接,将两个TCS基因片段分别反向重复插入到干涉载体pFGC5941,构建了TCS基因的RNA干涉载体,分别命名为pFGC5941-TCS02和pFGC5941-TCS03。经PCR和DNA测序获得验证。TCS基因RNA干涉载体的构建为培育低咖啡因茶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6.
147.
彭福元  李博 《茶叶通讯》2006,33(1):53-54
慈利县产茶历史悠久。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直隶澧州志林》之《云朝山记》有“云朝山邑(慈利)南九十里,高数千仞,高顶种有茶树,青香异味,昔人评之日云雾仙品。”1982年以前,全县有25个乡镇产茶,占乡镇总数的70%。现在该县茶园主要集中于三合口乡、庄塔乡、象市镇、江垭镇、国太桥乡等5个乡镇,面积1600hm^2,涉及茶农近4万人,是慈利县北部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48.
茶树——次生植物间作茶园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样性的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我国茶园生境管理的长期性任务.为了更加科学地选择利用靶标植物而构建植物多样性生态茶园,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报道详细划分和定义了八种次生植物,主要包括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伴生植物,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驱避植物、屏障植物、诱集植物和指示植物,以及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的养...  相似文献   
149.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迎霜、乌龙2号和4号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含量、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  相似文献   
150.
燕飞  蒋文华  曲东  付静  赵璇 《茶叶科学》2020,40(5):597-606
通过对陕茶1号(耐低温型)和金牡丹(低温敏感型)2个茶树品种在冬季自然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10、30、50 mg·L-1)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探究外源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类物质、茶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累积;外源ALA能够提高低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的能力并改善茶叶品质,其中50 mg·L-1的ALA处理能有效提高陕茶1号应对低温胁迫的能力,10 mg·L-1和30 mg·L-1的外源ALA对金牡丹应对低温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