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94篇
  101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超级杂交稻茎秆形态与抗倒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开展水稻不同品种或组合茎秆物理性状,如株高、节间长度、茎秆粗度,茎秆壁厚度、及茎秆雏管束数量的研究,对抗倒伏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希望通过改良茎秆物理性状,来增强茎秆物理强度,提高水稻抗倒伏性,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黔优911稳重心低,倾角小,载重量大,节间粗度及茎秆厚度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且其第二节间平均维管束数目亦大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新品种浙甜6号(超甜玉米)、浙糯玉6号(糯玉米)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关系,指导青秆适时收获用于牲畜饲料,用SigmaPlot 10.0软件对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关系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甜6号、浙糯玉6号茎秆含糖量与生育期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f=5.0297+0.6714x-0.0264x2+2.9640E-04x3、f=5.0077+0.5294x-0.0174x2+1.4830E-04x3,由此可知,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浙甜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平稳下滑"的变化趋势,浙糯玉6号茎秆糖含量表现为"低-高-快速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3.
王勖 《中国农资》2011,(19):24-24
5月19日.河北定州经销商杨慧卿门市部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来的都是五里八乡的农民,因为今天有河北电视台的农博士燕老师来给大家讲课了。燕老师给大家讲解了玉米和小麦瘸虫害和施肥技术,并特别宣布今天要举行使用根力多的小麦要开现场观摩会,讲完课后农民纷纷来到附近施用根力多的麦田。麦田里彩旗飘飘.彩旗上的“根力多,根好啥都好”显得格外醒目。人们议论纷纷,比较着施用根力多与其他肥料的比较。这块试验田是去年播种时用根力多做的底肥,  相似文献   
24.
密度、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了提高玉米抗倒特性,在豫北高产灌区生产条件下,以郑单958和浚单20为试验材料,采用了等行距、宽窄行种植方式,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期,郑单958的平均茎折率比浚单20低43.55%,茎秆第三节间的茎粗系数、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分别比浚单20高0.04、564.1 N/mm2,宽窄行种植的玉米茎粗系数、外皮穿刺强度比等行距种植的高0.01、59.23N/mm2。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茎折率、空秆率和穗位系数增大,茎粗系数和穿刺强度降低。郑单958在密度为8.25万株/hm2、采用宽窄行种植时抗倒伏能力最强,而浚单20表现最好的为7.50万株/hm2的宽窄行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5.
1 特征特性 优质晚粳9998-3是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晚粳,其亲本组合为武香粳9号/春江1号//秋津.该品系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成熟期株高95cm左右,6~7个节间,机插秧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直播稻16~17张.该品系分蘖力较强,苗期叶片松散,繁茂性好,茎秆粗壮,抗倒性好,较感条纹叶枯病和纹枯病,后期生长清秀,籽粒饱满,谷壳金黄色,有顶芒,熟相好.  相似文献   
26.
通过研究不同LED光照模式对植物工厂中生菜(Lactuca sativa L.)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适于植物工厂内生菜育苗的LED光照模式。本试验使用白色LED(W)、红色LED(R)和蓝色LED(B)为光源,光源与光照天数相结合组成9种处理,分别为:W19、R19、B19、W12B7、W12R7、B12W7、B12R7、R12B7、R12W7,以W19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W19、B19、W12B7、W12R7、B12W7、B12R7处理下生菜幼苗的茎长显著短于其它处理。R19、W12R7和B12R7处理下生菜幼苗的地上部干鲜重、叶面积以及整株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W19、R12W7和B12W7;B19、W12B7和R12B7处理下生菜幼苗的叶绿素、花青素含量均高于R19、W12R7和B12R7。B19、W12B7和R12B7处理下生菜幼苗的单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供试的处理中,W12R7和B12R7处理下生菜幼苗的地上部干鲜重和叶面积较高、茎长短、硝酸盐含量低、整株光合速率高,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较其它处理更适用于植物工厂生菜育苗。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为耐性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23个水稻品种或株系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臭氧浓度为10 nL/L)和臭氧浓度增高臭氧浓度为(100 nL/L)处理,研究臭氧胁迫对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及其与最终生长量响应的关系。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上部最终生物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从小到大依次分为A、B和C三类不同敏感型水稻。【结果】与对照相比,臭氧胁迫使A、B和C类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质量平均分别下降19%、39%和52%,B和C类达极显著水平。臭氧胁迫使A类水稻成熟期叶片干质量略增,但使B类(–11%)、C类水稻(–25%)极显著下降。臭氧胁迫下A、B和C类水稻的茎秆和稻穗干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其中茎秆干质量分别下降26%、41%和57%,稻穗干质量分别下降34%、59%和62%。臭氧胁迫使叶片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大幅增加(+46%),而茎秆(–8%)和稻穗(–24%)占地上部干质量的比例极显著下降。臭氧处理与水稻类型对上述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A类水稻对臭氧的响应明显小于其他两类水稻。【结论】100 nL/L臭氧浓度严重影响水稻器官建成,减少光合产物向茎秆和稻穗的分配比例,但使叶片干质量比例大幅增加,臭氧熏蒸还导致茎秆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这些变化敏感水稻总体上较钝感类型水稻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选取4个杂交水稻品种,研究了其基部节间包鞘及去鞘的抗折力差异和基部节间叶鞘的包茎层数、包茎厚度、存活数量及其与节间包鞘抗折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节间包鞘的抗折力是去鞘的1.4~1.9倍,去鞘后的抗折力较包鞘的降幅24.3%-46.8%,叶鞘在齐穗期对抗倒性弱的品种影响大,而...  相似文献   
29.
玉米抗倒性与茎秆穿刺力和拉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利用自行设计的茎秆穿刺和拉力仪,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我国41个不同玉米杂交种茎秆进行穿刺力和拉力试验,研究茎秆穿刺力和拉力与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部第3茎节穿刺力能较好反映出穿刺力与倒伏的关系;主茎与地面呈45°夹角时的拉力能较好反映出拉力与倒伏的关系;茎秆穿刺力和拉力与倒伏性呈极显著相关。密度、茎秆穿刺力和茎粗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因素,茎秆穿刺力和拉力可以作为测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春天由于干旱播种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模拟机器开沟播种,设置了5个开沟深度,分别为8(KG8)、11(KG11)、14(KG14)、17 (KG17)和20(KG20)cm,播种后覆土4 cm,研究不同开沟深度对玉米出苗率、茎秆强度、株高、穗位高、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出苗率以开沟深度为14 cm时最高,与开沟深度为17 cm时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开沟深度相比差异显著。随着开沟深度的增加,茎秆强度逐渐增大,以开沟深度为20 cm时茎秆强度最大,且在玉米生育期内,茎秆强度随时间减小。株高、穗位高以开沟深度14 cm时最大,但与开沟深度为20 cm时相比差异不显著,2018年开沟深度为14 cm时产量最高,2019年开沟深度为11 cm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