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94篇
  101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内聚力模型苎麻茎秆界面分离试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双线性内聚力模型作为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茎秆界面分离力学模型,按内聚力模型理论对苎麻茎秆韧皮纤维和木质部在万能试验机进行分离拉伸试验,得到了苎麻茎秆韧皮纤维与木质部的分离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并进行了曲线拟合分析;应用ABAQUS软件对双线性内聚力模型进行茎秆界面分离模拟,模拟了韧皮纤维与木质部分离过程及应力在界面上的分布;通过将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根据试验参数来调整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的参数,能够较好模拟苎麻茎秆界面微观力学,从而反映出苎麻茎秆在开裂过程的界面应力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杨浩 《农技服务》2023,(5):33-36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多样化的追求,荞麦制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荞麦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荞麦生产种植问题逐渐突出。荞麦自身的特点使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荞麦的抗倒伏性较差,倒伏现象严重影响荞麦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阻遏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的开展。为荞麦的抗倒伏研究提供参考,对荞麦的株型、茎秆结构、根系结构与矿质元素、茎秆的化学组成及与抗倒伏性相关的QTLs等易倒伏性因素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3.
一、玉米倒伏的种类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的方式有三种: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  相似文献   
104.
芦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味甘,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主要以鲜嫩茎秆作蔬菜用,清香,脆嫩可口、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5.
药用植物太空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植物的品质决定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疗效,而药用植物育种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太空育种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技术近年来在药用植物研究领域得到重点发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太空育种在生物性状、细胞学、有效成分变化、分子标记、安全性等不同方向的研究进展和基本结论,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果,分析了药用植物太空育种的特殊性及其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将太空育种用于药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可加快药材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质量。目前在药用植物空间生物学、后代性状遗传稳定性和有效成分变化规律等方面研究欠缺,建议加强药用植物太空育种基础理论研究投入,明晰诱变因素和诱变机制,进一步提高育种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建立具有药用植物特点的综合评价系统和新品种审定体系;针对药用植物太空育种的安全性和空间环境处理后有效成分种类和含量变化问题开展风险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水稻抗倒伏特性及其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22个中籼稻品种(组合)为对象,研究了水稻倒伏的敏感期和敏感节位,及倒伏指数与茎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的倒伏敏感期是在齐穗后21~28 d,敏感节位是基部第一个伸长节间;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基部节间到穗顶的长和基部节间至穗顶的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外径、基部抗折力、基部节间壁厚、单位节间干重和秆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抗折力对倒伏指数的负向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单位节间干重.说明改善水稻茎秆的质地结构、增加基部节间的充实度是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王芹  冯沐宇 《农家致富》2006,(13):33-33
朝天椒生产过程中适期适量施用哆唑效,可使产量翻一番。 苗期使用3~4叶期,椒苗已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此期使用哆效唑可墩苗促壮.叶距缩小,叶片浓绿,茎秆粗壮,移栽后易醒棵。使用方法,每0.1亩苗床使用8克对水20公斤喷雾。  相似文献   
108.
玉米收获机茎秆堆放装置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化整秆回收可提高玉米茎秆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是玉米茎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有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玉米茎秆堆放装置,采用铣切刀、搅龙和压送器等部件将玉米茎秆割下、切断并条铺成行,然后由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后下方的搂草机构将其集成草堆。堆放装置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旋钮,方便地改变玉米茎秆的堆间距,机具在地头转向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相应按键,方便地控制搂草过程的启、停。试验表明:该玉米收获机茎秆堆放装置工作安全、可靠,与传统的收获相比,玉米茎秆整秆回收效率可提高50%以上。该装置的设计,为玉米茎秆回收和高效生态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正常年景收青蚕豆的产量结构为:每亩有效分枝2.4万~2.5万.单枝2~3荚,每荚1.7~1.8粒,百荚鲜重1.1~1.2公斤,亩产鲜荚600公斤以上.亩产值2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0.
以小麦新品种豫农4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喷施烯唑醇对纹枯病的防控效果,以及对茎秆质量、抗倒性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洒烯唑醇可明显降低纹枯病发病率,缩短基部节间长度,茎壁厚度和茎粗增加,降低后期倒伏,增加产量.以每公顷喷施12.5%稀唑醇600 g的效果最好,株高降低6.6 cm,增产10.1%.小麦起身期适量喷洒烯唑醇可实现防病防倒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