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苦参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参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MS+6-BA2.0mg/L+NAA0.3mg/L可诱导苦参茎尖及侧芽萌生增殖芽;MS+6-BA1.5mg/L+NAA0.3mg/L诱导丛芽增殖的效果最好,培养40d后增殖率可达450%;MS+NAA0.5mg/L有利于苦参组培苗生根,且植株长势健壮;炼苗基质以60%腐叶土+30%珍珠岩+10%素红土为佳,炼苗温度24~26℃,空气相对湿度70%~80%有利于提高炼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52.
温度和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温度分别为10、15、18、20、25、30、35℃;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两种条件.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10℃低温下种子吸胀和发芽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随之增高,当温度达到35 ℃时,种子霉烂率最高,但发芽率降低,其中20、25、30℃条件下,种子吸胀速度较快,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与其它温度相比较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苦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苦参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53.
苦参方剂在可再生的静态系统进行48h生物活性急性毒性试验,评价了苦参方剂对蓝彩锵鱼、库蚊幼虫、剑水蚤和轮虫(臂尾种)的毒性。  相似文献   
54.
一株苦参内生真菌的抑菌特性及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用波谱学技术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结构为6,7-(2′E)dibutenyl-5,8-dihydroxy-(Z)-cyclooct- 2-ene-1,4-dione。【结论】苦参中存在1株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在该菌株发酵液中得到一种新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生物药物及生物农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55.
研究由苦参、土茯苓和白鲜皮组成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及主要成分。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复方中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并采用化学方法对中药复方提取液进行成分预试。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明显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活性;经理化鉴别试验显示,该复方提取物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三大类成分。表明多糖、黄酮和生物碱这三大类成分可能是复方提取物发挥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重要成分,但确定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成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郑玉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70-14171
[目的]探讨苦参对辣椒枯萎病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不同溶剂、浓度苦参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乙酸乙酯与丙酮提取苦参所得粗提物的抑菌率显著高于乙醇。随着苦参乙酸乙酯粗提液浓度的增大,其对枯萎病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均显著增强;在质量浓度为40 g/L时,其对辣椒枯萎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4.48%、89.01%。[结论]苦参根中所含活性物质对辣椒枯萎病的抑菌活性较强,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7.
研究苦参碱与印楝素的最佳复配比例以及苦参·印楝素微乳剂对于淡水鱼类的急性毒性、毒理作用和对寄生虫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苦参·印楝素微乳剂最佳比例为印楝素83%、苦参碱17%,即苦参·印楝素微乳剂的配方为98%的苦参碱0.25 g、42.28%的印楝素2.82 g、乙酸甲酯12.84 g、吐温-80(聚山梨醇酯-80)29.84 g、蒸馏水45.41 g.该制剂对于罗非鱼的半致死浓度为30 mg/kg,对罗非鱼的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有一定影响.该制剂的杀虫效果与1%氯菊酯乳油相当,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兄治打老年性阴道炎中药经方蛇床子汤加味配伍的抗菌作用、方法运用琼脂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定性和定量检iA}}蛇床子汤味配伍I号方、2号方、3号方及单味药白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在琼脂扩散法中1号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假丝酵母菌抗菌作用优于2号方及3号方;单味药白矶对3种菌抑菌作用优于1号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液体稀释法中,1号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31.25 mg/mL,对上述两种菌株MBC值为31.25 m留mL〔结论蛇床子汤加味配伍1号方为优势复方.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9.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苦参、川楝子和百部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测定了不同提取物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从而筛选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苦参、川楝子和百部提取物均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半数致死剂量( LC50)分别为74.07 mg/...  相似文献   
60.
[目的]优化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所含的生物碱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苦参叶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苦参叶生物总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90℃水浴,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2 h;苦参叶中苦参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含量较高。[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生物总碱提取率高,稳定性、重现性好;苦参叶含有5种指标性成分,其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总和符合药典规定含量,叶的潜在应用价值大,为苦参叶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