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77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144篇
  333篇
综合类   2053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222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6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河北农业科技》2009,(18):F0002-F0002
2009年5月17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沧州农林科学院、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在黄骅市组织召开了“沧州苜蓿生产现场观摩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草业生产加工企业代表、牧草种植大户等15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院党办、院科技处、沧州市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42.
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及根瘤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景东县豆科固氮树种进行调查采集与鉴定,确认并记录70种与相应的根瘤菌(菌株)共生的豆科固氮树种.其中,云实亚科1属1种,含羞草亚科6属20种,蝶形花亚科23属49种.根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球形、椭圆形、棒状、珊瑚状;表面颜色有浅黄色、棕黑色、棕色或黑色.对以活体保存的材料进行根瘤菌的分离、鉴定,获得并保存了分别与其中38种豆科树种相共生的根瘤菌菌株147株.调查表明,在景东县及云南南亚热带区域和热带区域,不仅拥有可供在多方面开发利用的豆科固氮树种,且具有丰富的可供科研和开发利用的根瘤菌资源.  相似文献   
943.
豆科植物的突出特点是能与根瘤菌结瘤形成共生体,在自然环境中,豆科作物根瘤内部的根瘤菌在常温、常压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直接提供给植物氮素营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共生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944.
南苜蓿和紫花苜蓿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压片法对野生南苜蓿与紫花苜蓿品种(四季旺)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苜蓿的核型公式为2n=16=12m+2 sm+2T,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明显,核型类型为最对称的1A型;四季旺的核型公式为2n=32=28m(4SAT)+2 st+1T,核型类型为比较对称的2 A型;温度对苜蓿发芽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45.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茎和叶)、地下部分(根茎和细根)和根际土壤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两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起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地上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紫花苜蓿的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的根重更多的是表现出促进作用。(3)地下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根重(粗)均表现出抑制作用。(4)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根长以及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苗高起促进作用;对红苋菜的根长起抑制作用,而对苗高和根重既起促进作用又起抑制作用。(5)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对作物幼根的影响大于对作物苗高的影响。(6)当浸提液的浓度变化时,不同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响应对策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15龄和4龄的苜蓿根际土壤的不同浓度化感作用的强弱及其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苜蓿土壤浸提液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采用纸上萌发试验培养苜蓿、糜子和莜麦种子。[结果]两个年龄苜蓿浸提液对莜麦种子萌发无影响,对糜子、苜蓿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力的强度为糜予〉苜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15龄苜蓿土壤浸提液的抑制力强于4龄。两个年龄的苜蓿浸提液对糜子的根长、苗高均无影响,但显著抑制了苜蓿的根系生长。4龄苜蓿能促进莜麦根系和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随着土壤溶液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也增强。[结论]15龄苜蓿根际土壤的化感作用强于4龄苜蓿,对糜子、苜蓿均有抑制作用,4龄苜蓿土壤能促进莜麦幼苗的生长,建议苜蓿后茬作物播种莜麦。  相似文献   
947.
研究培育苜蓿芽的光照、温度、相对湿度条件,采用无土培育的方法,在不同的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于人工气候箱中培育7 d后,测定其发芽率、芽长和百株重。结果表明,有光照时苜蓿芽生长发育较好,无光照时发育较差;温度在25~35℃时苜蓿芽生长发育较好且差异不大,温度在20℃时发芽率较低、百株重最轻,温度在35℃时百株重也较低;相对湿度为70%、80%时比相对湿度为60%、90%时发芽率相对较高,且两者差异不显著,当相对湿度低于60%或高于90%时,发芽率都比较低。试验证明苜蓿芽生长的适宜条件为有光照,相对湿度为70%~80%,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人工接菌苜蓿根瘤菌和筛选高效菌株.[方法]采集新疆14个地州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土样132份,采用苜蓿捕获法分离、纯化获得81个苜蓿根瘤菌菌株.[结果]快速PCR检测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根瘤菌菌株均属于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结论]耐盐实验表明,这些菌株在YMA培养基上的耐盐能力在3.5;~5;NaCl,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中盐含量与苜蓿根瘤菌的耐盐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耐5;NaCl的8个根瘤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其序列同源性很高,相似性达到99.8;.根瘤菌接种实验表明,这8个菌株均能明显增加紫花苜蓿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但不同菌株其固氮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C-Y菌株共生固氮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49.
为了研究苜蓿总黄酮对动物妊娠期间繁殖性能、繁殖器官、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实验以雌性大鼠为模式动物,分为5个试验组:3个苜蓿总黄酮剂量组(120,400,1200 mg/kg)和2个对照组(己烯雌酚0.5 mg/kg、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苜蓿总黄酮中、高剂量组雌二醇(E2)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E2极显著升高(P<0.01)。各试验组的血清中孕酮(P)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苜蓿总黄酮3个剂量组的活胎数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的胎仔重极显著增重(P<0.01),而苜蓿总黄酮各剂量组的黄体数差异不显著,但存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己烯雌酚的黄体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苜蓿总黄酮3个剂量组的产仔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初生窝重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苜蓿总黄酮和己烯雌酚均显著降低下丘脑中GnRH的表达量(P<0.01),同时垂体的FS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卵巢中苜蓿总黄酮高剂量组的FSHR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HR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基因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从以上可以看出, 苜蓿总黄酮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改善了妊娠期间雌鼠的繁殖性能,提高了产仔数和初生窝重。  相似文献   
950.
史娟  王华荣  钟少林 《草业学报》2012,21(5):122-127
从细胞角度揭示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机制。以两者亲和性互作系统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以胞内生长并向相邻细胞扩展。病菌菌丝穿透寄主细胞壁时,菌丝中的液泡给予了较大的压力帮助其穿透。进入寄主细胞内的病菌菌丝,被内陷的寄主原生质膜包裹,菌丝与质膜始终是隔离的,寄主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沉积电子致密度深的物质。病菌菌丝不断地在寄主原生质膜区域扩展,伴随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的不断扩大,周围的原生质膜也相应扩大其面积,但始终将寄主原生质与菌丝体隔开,而脱离质膜的菌丝形成菌丝鞘包裹。随侵染程度的增加,未被穿透的寄主原生质膜区域逐步被降解。病菌侵染叶绿体等细胞器时,首先是菌丝鞘与叶绿体等细胞器膜相连,然后降解其基粒片层结构,被降解的细胞器组织沿菌丝和胞壁周围沉积。侵染后期,菌丝胞内和胞外扩展,但处在细胞降解物中的菌丝显示较厚的细胞壁,寄主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黑色物质和结晶状的颗粒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