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8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景天资源,以红景天花药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花药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和NB对花药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低浓度的生长素对红景天花药愈伤组织生长量有利,2,4-D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略高于NAA。高浓度的6-BA利于在景天花药愈伤组织生长,在含有相同浓度NAA的培养基中,6-BA比KT适合花药愈伤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702.
γ射线辐射亚麻花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703.
为了让小麦科技工作者对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综述了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系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并在很多重要粮食作物中获得成功.目前国内外利用农杆菌侵染转化小麦的外源基因主要包括抗除草剂类基因、抗病虫基因、抗旱耐盐等抗逆基因等;遗传转化的受体也从幼胚、幼穗及花药的愈伤组织发展到植株的整体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基因型差异造成的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繁杂的组织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704.
利用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雄性不育基因遗传分析和缺体定位等方法.对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基因进行了遗传研究,以明确该不育基因的遗传学特性。显微观察发现,兰州核不育小麦不育系257A的不育花药各壁层组织在不同发育时期没有明显的结构发育异常现象,但不育花药的绒毡层及中层组织有延迟解体的趋势。257A与中国春等小麦品种的杂交F1结实率、F2和F1BC1代育性分离比率调查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材料不育性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遗传稳定,不受小麦品种细胞质以及光、温等生态因子变化的影响。缺体分析将不育基因定位在4B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705.
巴西橡胶树胚性组织长期继代保存及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橡胶树花药组织培养过程中,利用胚诱导过程后期产生的不同生理阶段的胚性组织进行继代增殖和成胚性研究,试验表明:1)心形胚及前期的胚性组织能继代增殖,多次继代增殖后的组织,经胚诱导过程1~3个月能成倍形成鱼雷胚,大大提高了橡胶花药组培的成胚率;2)胚性愈伤是适合长期继代和增殖保存的最好材料,经2a的继代保存增殖率和成胚率不下降,其最大继代增殖能力还在测试中;3)在继代增殖培养基上,胚性组织按原有形态增殖,通过选取同一生理阶段的胚性组织进行继代,可控制体胚发育过程,促进体胚发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06.
Hongc.  M 徐丽华 《杂粮作物》1992,(4):11-13,10
作为一种交替的和补充的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世代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已取得很大进展(Kuo 等,1986)。愈伤组织诱导率对育种程序中的单倍体世代法的实际应用是一个主要障碍。然而,愈伤组织诱导率在过去的十年中已有较大的提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室的研究人员(1975)把蔗糖浓度从6%增加到12~  相似文献   
707.
为了挖掘雄性不育种质资源,鉴定雄性育性基因,为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提供基础材料。以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x50为试验材料,研究突变体雄性不育表型,构建x50与自交系Mo17的F1和F2群体,确定突变体x50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模式。以F2群体为材料,应用图位克隆技术定位雄性育性基因X50,通过基因等位性测验确定候选基因。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雄性不育突变体x50花药不能从颖壳露出,花药体积较小且萎蔫,无成熟花粉粒形成。F1群体植株均表现为雄性可育,F2群体植株出现雄性育性分离,可育植株与不育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说明突变体x50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将雄性育性基因X50定位于玉米第2染色体分子标记2-4901与2-4963之间,物理区间为237.42~241.39 Mb。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分析发现,区间存在玉米雄性不育基因ZmMs33。以ms33纯合突变体ms33-6029和ms33-6052分别与x50杂合型+/x50杂交,杂交后代可育植株与不育植株分离比...  相似文献   
708.
在橡胶树体胚发生再生体系研究中,如何快速获得胚性愈伤组织是能否成功建立再生体系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以橡胶树花药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毒莠定、KT、6-BA、IAA四种激素的不同浓度组合对橡胶树花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优组合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硫胺素0.4 mg/L、天冬酰胺300 mg/L、水解酪蛋白100 mg/L、脯氨酸100 mg/L、精氨酸100 mg/L、谷氨酰胺100 mg/L、L-半胱氨酸-盐酸盐50 mg/L、蔗糖70 g/L、椰子水50 mL/L、植物凝胶2.2 g/L,并添加毒莠定浓度20 mg/L、KT浓度2 mg/L、6-BA浓度1 mg/L、IAA浓度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73.3%~100%。所有处理在诱导愈伤组织25~28 d左右,愈伤组织达到快速增殖时期,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起主要作用的是毒莠定浓度,其浓度在20~30 mg/L之间时,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促进作用。低浓度的毒莠定虽然也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但是这些愈伤组织几乎为无胚胎发生能力的非胚性愈伤组织。同时用获得...  相似文献   
709.
漆酶是铜蓝氧化酶蛋白家族的一员,在植物木质素合成和提高植株抵御胁迫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陆地棉基因组中鉴定到104个漆酶基因(GhLAC)家族成员,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和组织表达图谱的构建,并随机选取了20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验证了表达热图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漆酶在棉花中担当的角色,本研究采用启动子-GUS融合载体转化拟南芥,通过转基因拟南芥不同发育过程不同组织GUS染色结果,分析了陆地棉漆酶基因家族6个成员(GhLAC12A、GhLAC14A、GhLAC20A、GhLAC25D、GhLAC59D、GhLAC63D)的精细表达模式。为探究漆酶在逆境中发挥的作用,对该6个漆酶基因进行了切割和刺洞2种创伤胁迫诱导表达分析,并利用2个棉花品系‘84021’(高温耐受型)和‘H05’(高温敏感型)在常温和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时期的花药进行相应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挑选的20个基因在根、茎、叶、花瓣、花药和柱头6个组织中差异表达,大多数基因的表达与转录组结果一致。6个漆酶基因的启动子能够不同程度地驱动GUS基因在种子萌发时期、二叶期、四叶期表达;创伤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10.
基因枪介导转化水稻花药愈伤获得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质粒pBI121作外源DNA,对基因枪介导转化水稻花药愈伤的有关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值分别为射程9cm,枪膛氦气压力1100psi,真空度3600-3733Pa,轰击次数2次。轰击前后愈伤经0.4mol/L甘露醇处理可提高转化效率。在优化条件下将Xα21基因导入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9451S,获得了单倍体植株,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得倒二倍体转基因植株。白叶枯病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其抗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