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8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茎芥菜胞质四倍体白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四倍体白菜杂交获得的同源四倍体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采用形态学和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其花药解剖结构及发育。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为结构性雄性不育,其退化或畸形雄蕊分为5种类型:盾状雄蕊、条状雄蕊、片状雄蕊、羽状雄蕊和瓣状雄蕊。该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败育有两个时期,盾状雄蕊花药败育于孢原细胞分化期,雄蕊整个发育时期均处在孢原细胞分化期,无绒毡层与花粉母细胞的分化,不形成药室,属孢子体败育型;其它类型雄蕊,花药败育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由于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瓣状化雄蕊。  相似文献   
12.
罗芒生 《花卉》2009,(7):11-11
夏季,是防治介壳虫的关键时期,此时要经常仔细观察,看枝叶上是否有乳黄或橘黄色极小的虫子(长仅0.3毫米左右)在蠕动,一旦发现,需立即喷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20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3次。也可到花木店购买“除蚧宁”等花药喷杀之。  相似文献   
13.
<正>1草莓畸形果产生原因1.1气候因素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因素。草莓花期遇连续阴雨或空气湿度过大,导致花药开裂受阻,花粉传播不良,影响雌蕊柱头授粉;  相似文献   
14.
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拟南芥花药特异表达启动子A6与核酸酶基因融合构建不育基因,与核酸酶Bamase特异抑制剂Barstar基因融合构建育性恢复基因,再分别与抗除草剂溴苯睛基因表达盒bxn串联,形成紧密连锁,分别构建植物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表达载体pwP一AN及pwp一AS,以抗澳苯睛基因作为转化和繁殖、制种过程的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15.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机制,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8:00~17:00,37℃;17:00~次日8:00,30℃)和适温处理(8:00~17:00, 30℃;17:00~次日8:00,25℃), 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MDA含量及花粉性状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SOD、POD、CAT、AsA-POD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均明显增加,尔后快速下降,耐热品系996这四种酶活性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系4628;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中MDA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性品系996;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但耐热品系996的前3项参数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保持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好的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品种耐高温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曾维英  杨守萍  喻德跃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07,33(10):1637-1643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2A是以栽培大豆组合(N8855 ´ N1628)F2不育株为母本,以N1628为父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N1628(或NJCMS2B)为其同型保持系。对NJCMS2A和NJCMS2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分析,获得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在分子量18.4~116.0 kD、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检测到约217个蛋白点,其中差异表达蛋白点25个,包括在NJCMS2A 中出现而在NJCMS2B中缺失的蛋白点13个,在NJCMS2A中缺失而在NJCMS2B中出现的蛋白点10个,另有2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在NJCMS2B中比在NJCMS2A中明显增强。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鉴定出14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0个在NJCMS2A中出现而在NJCMS2B中缺失和4个在NJCMS2A中缺失而在NJCMS2B中出现。对热激蛋白22 kD、半胱氨酸蛋白酶、V型H+-ATP酶A亚基、MADS盒蛋白和淀粉分枝酶等主要差异蛋白进行功能分析,推测不育系NJCMS2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能量代谢紊乱、细胞程序化死亡(PCD)、淀粉合成受抑制和花器官发育调节基因作用失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姚祥坦  赵建平  徐素琴 《种子》2008,27(2):15-17
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油菜小孢子培养的基因型、低温预处理时间、取材时期及小孢子发育时期(用花蕾花瓣花药比表示)等供体材料条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对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影响最大的为基因型,其次依次为小孢子发育时期,取材时期和低温预处理时间。最佳处理以51039为材料,开花前5天取样并于4℃低温预处理2d,取花瓣花药比为0.5至1的花蕾培养成胚率最高,达10.33枚/蕾。  相似文献   
18.
果树有自花授粉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北京地区果树生产。若实施果树人工辅助授粉需要进行花粉的制作,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花药的采集。为提高花药采集工作效率,节约采集成本,设计出一种构造简单、操作方便、花药采集率高和机械性能稳定的花药采集机。经过样机试验表明,机具可使花药的采集相对手工操作节省成本9 6.3%,工作效率提高9 5.8%。  相似文献   
19.
不同硼营养下甘蓝型油菜体内游离氨基酸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缺硼、正常供硼、硼过量)对油菜幼苗叶片及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硼和硼过量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异常,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植株幼苗叶片与花药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升高,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同时,氨基酸的组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适宜供棚(缺硼、硼过量)使幼苗叶片内辅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氨基酸含量的下降,而花药内脯氨酸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透射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水稻亚种间杂种F1花粉及花药壁的发育。结果:(1)粳型/爪哇型杂种花粉外壁乳 郑州 突起,花方清晰,而粳型/籼型杂种因核糖体颗粒覆盖表面,花纹略显模糊;(2)亚种间杂种F1花粉均出现 育,但其杂种败育花粉结构上有 差异,粳型/爪哇型杂种败育花粉仍保留部分细胞器则粳型=籼型杂种则仅见到角 细胞器的碎片,(3)亚种间杂F1花药壁中均可见到富含细胞器的绒毡层细胞,它们随着小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