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72篇
基础科学   1篇
  45篇
综合类   610篇
农作物   16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三系杂交籼稻亲本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亲本遗传距离,增强杂种优势,以及利用粳稻优质特性,是杂交稻育种途径之一。但籼粳交后代分离世代长,育种周期长,采用籼粳交F1花药培养的方法快速育成保持系花1B,然后核置换育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  相似文献   
152.
为了解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特征的相互关系,选用2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压片法将5月中旬蕾长为3~8 mm的花蕾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小孢子发育情况,以分析胡麻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花蕾长度为3~4 mm时,小孢子发育基本处在四分体时期; 4~5 mm时,小孢子大部分处于单核中期;5~6 mm时,花药中存在各种发育时期的小孢子,但以单核靠边期为主;当蕾长 > 6 mm时,小孢子开始大量成熟,直至发育为成熟花粉。品种间有差异,但差异较小,基本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3.
戴林建  陈武  周田  钟军 《作物杂志》2018,34(1):66-107
首先在接种有不同浓度黑胫病菌发酵液活性组分的选择培养基上,获得高钾烤烟GK2的花药培养苗,并采用离体叶片法对这些花药培养苗进行黑胫病抗性鉴定,结果花药培养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然后选其中6株抗性较高且农艺性状与GK2相近的单株,经秋水仙素加倍后收获种子,在黑胫病病圃及大田条件下于2016年对其R-1代、2017年对3个抗病性表现较好的R-2代植株进行黑胫病抗性及农艺性状测试,2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在染色体加倍以后,所选植株的后代在基因型上已完全纯合,黑胫病抗性较GK2有较大提高且均可稳定遗传,是不同于原GK2的烤烟新品系,在生产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4.
以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和培养基成分对大白菜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胚状体产生的最关键因素,杂交种较自交系材料的诱导率高,前者是后者的1~4倍。B5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含量和蔗糖浓度在大白菜花药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A1在B5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达6.43%,而1/2B5培养基有利于自交系的诱导,是B5培养基上胚诱导率的2.5倍。蔗糖浓度在10%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14.06%。  相似文献   
155.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采用定向回交育种策略,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花药培养技术,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以籼稻品种谷梅4号为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t)的供体,以高产易感稻瘟病的品系武运粳29196为受体,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利用与Pigm(t)紧密连锁的In Dels标记S95477和S29742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2F1世代,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5个双单倍体群体(DH群体),从中筛选出82个含有Pigm(t)基因的改良株系。在经过对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的系统鉴定与稻米品质性状测定后,发现改良株系DH036和DH158的综合性状与武运粳29196已十分相近,且稻米品质有所提升,保持了武运粳29196丰产性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定向回交、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可明显提高稻瘟病抗性改良的预见性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新育成的武运粳29196抗性改良系,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56.
枇杷花药胚状体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横径存在对应关系,横径为4.68~5.28 mm的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此时期的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5.05%;经4 ℃低温处理2 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93%;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 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22%;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 0.05 mg/L+NAA 0.01 mg/L+IBA 0.05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56%。  相似文献   
157.
裂腹鱼类种质多样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腹鱼类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目前已记录有12属90种(亚种),是鲤科鱼类中唯一适应于亚洲中部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一个自然类群。整个裂腹鱼类呈现出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分布格局,中国是世界上裂腹鱼类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目前,随着对鱼类种质资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裂腹鱼类作为产地名贵经济鱼类,其种质资源已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此文重点从形态分类、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多年来裂腹鱼类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裂腹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8.
春、夏大白菜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份春、夏大白菜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研究几种因素对花药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蕾长为2.0~3.0mm,花瓣与花药长度之比为1/2~4/5时,54%~70%的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最适合进行花药培养.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有极大的差异,最容易形成胚状体的材料是126,诱导效率达13.71%;胚状体的出现在花药接种后的15~30d之间,培养后20d左右是胚状体出现的高峰期.培养基的种类对培养结果也有影响,其中以Keller培养基效果最佳,Keller培养基中有机成份加倍,则可以明显提高胚状体的诱导效率,培养基中10%的蔗糖浓度促进胚状体的诱导.  相似文献   
159.
6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获得6种枸杞花粉植物。[方法]以6种枸杞花药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的9种MS培养基上分别进行光照和黑暗离体培养。[结果]6种材料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0%,愈伤组织转入培养基(MS+6-BA0.5mg/L+NAA0.1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1mg/L)中,20d后得到完整植株。[结论]材料不同,在同一培养基上的诱导率不同,在光照培养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暗培养条件下的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从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研究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花药培养的意义、影响青稞花药培养的方法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问题。并阐明青稞育种领域更应该加强花药培养的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拓宽西藏植物花药培养的应用领域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