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3篇
  38篇
综合类   925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47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51.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烟台冬小麦病区小麦病毒病发生很严重,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叶、黄化、分蘖增生、僵缩和枯死等.这种病害主要由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一种杆状病毒引起.由于病毒粒子形态、病害流行及寄主范围的相似,长期以来,该病毒一直被认为是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oil-borne wheat mosaic virus,SBWMV)[1].然而,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它不同于已知的SBWMV,应该是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rus)的一个新成员,并被命名为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2].该病毒通常与大麦黄花叶病毒属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复合侵染,导致更严重的田间病害[1].本试验研究了CWMV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2.
应用RT-PCR检测番茄上的CMV和ToMV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广东番茄花叶病主要病原CMV和ToMV的RT-PCR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对采集于广东番茄主要产区的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个采样地点中均检测到CMV,仅2个点检测到ToMV;在所采集的49个病样本中,CMV和ToMV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9.6%和12.2%,说明广东番茄花叶病毒原主要是CMV,其次是ToMV。  相似文献   
953.
萝卜对芜菁花叶病毒抗性的鉴定方法:—相对抗性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萝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在栽培萝卜品种中筛选抗原,未发现对 TuMV 完全免疫的材料。山川帮夫认为,萝卜病毒病的抗性是一种数量性状。安井秀夫等指出,以受多个遗传因子支配的田间抗病品种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必须建立抗病性的定量鉴定方法。为此本文探讨了用相对抗性指数反映萝卜品种对 TuMV 抗性的鉴定方法。1.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4.
壳寡糖诱导对烟草花叶病病情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温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壳寡糖诱导处理对烟草花叶病病情增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10、50、100、150和200μg/mL)分别处理烟草后24 h,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使花叶病显症延迟,系统症状明显减轻。未喷药对照与壳寡糖处理的病情发展曲线都可拟合Logistic模型,但壳寡糖处理的模型参数不同。数据分析表明,达到5级严重度所需天数、病害严重度降低率和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都大幅度降低。在壳寡糖的各浓度间,以50μg/mL对病情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10μg/mL,其余浓度都较小。结果证明壳寡糖的作用特点符合系统诱导抗病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明确抗病毒化合物氯吲哚酰肼(chloroinconazide,CHI)诱导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inase,CP)在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基因家族特征,为理解茄科作物抗病毒分子机制及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全基因组策略,从茄科作物基因组数据库Sol Genomics Network中检索获得本氏烟NbCP的全家族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bCP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Motif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根据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TMV侵染后NbCP基因的表达,以此筛选出潜在抗病蛋白。使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和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介导的基因过表达技术验证该关键蛋白对TMV-GFP侵染的影响,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手段探索该关键蛋白的抗病毒机制。【结果】NbCP家族共有24个成员,根据其染色体定位命名为NbCP1NbCP24。进化关系分析表明NbCP分成5个亚家族,其中Group V含有7个NbCP,而Group I仅含2个NbCP;Motif分析表明不同分支NbCP具有相似的motif分布;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NbCP家族基因受光调控,并且多个NbCP家族基因启动子含有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素等激素响应元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上述各个亚家族中分别筛选1个关键潜在抗病相关NbCP基因(NbCP8NbCP12NbCP13NbCP18NbCP22),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上述基因在TMV侵染第5天的表达,发现NbCP8表达差异性最大,上升了2.6倍,NbCP8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和根,在花中的表达量最低。TRV介导的NbCP8沉默能显著增加TMV-GFP的侵染,而PVX介导的NbCP8过表达能显著抑制TMV-GFP侵染,表明NbCP8作为植物正调控因子抑制病毒侵染。沉默NbCP8显著抑制了水杨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PR1以及茉莉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MYC2的表达,但对NPR1COI1以及脱落酸信号途径相关基因ABA1NCED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而过表达NbCP8则显著提高了PR1以及ABA1的表达,但对NPR1MYC2COI1NCED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本氏烟NbCP参与了植物胁迫防御,其中NbCP8在抗TMV防御中起显著作用,其分子机制是通过诱导水杨酸信号途径参与抗病防御,研究结果可为茄科作物抗病毒的分子机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56.
云南省唐菖蒲花叶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的唐菖蒲花叶病进行调查和病样采集,通过鉴别寄主反应、电镜负染观察、免疫双扩散实验证实此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  相似文献   
957.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去除甘蔗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价,作为选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8.
采集北京田间的大麦感病叶片, 室内分离病原, 血清学检测能够与BSMV新疆株抗血清反应, 室内汁液摩擦接种可侵染大麦、小麦、本明烟和苋色藜, 能够种子传毒, 电镜观察病毒粒子为杆状, 同时, 国内首次利用RT-PCR扩增出597bp的BSMV外壳蛋白基因. 根据以上结果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大麦条纹花叶病毒, 其寄主范围和种子带毒率与新疆株系有差别, 可能属于不同株系.  相似文献   
959.
为了解决藏区芜菁种植密度不均匀、块根大小不一致、产量低,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问题,以对本地芜菁品种提纯后的新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川西藏区不同播种密度(株行距20 cm×30 cm、25 cm×30 cm、30 cm×30 cm和35 cm×30 cm)对芜菁块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芜菁块根横切面直径和单株块根质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均为株行距35 cm×30 cm>30 cm×30 cm>25 cm×30 cm>20 cm×30 cm;各处理芜菁产量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大小顺序为株行距30 cm×30 cm>35 cm×30 cm>20 cm×30 cm>25 cm×30 cm.结合芜菁植株性状、产量及芜菁深加工企业对优质原材料的要求,得出川西藏区芜菁栽培的最佳株行距为30 c m×30 c m;如产品用作饲料,则采用株行距35 cm×30 cm和30 cm×30 cm这2种密度均可.  相似文献   
960.
鉴定了致病性差异明显的6个大豆花叶病毒分离物,对这些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了测序。6个分离物CP基因全长均为795bp,推测的CP全长均为26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症状反应相同的各SMV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99.6%、99.6%~100.0%;而症状反应不同的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4%~96.7%和97.7%~99.6%。结果显示,致病范围相近的分离物,序列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