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8篇
  免费   1157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林业   787篇
农学   2307篇
基础科学   348篇
  796篇
综合类   10034篇
农作物   1699篇
水产渔业   525篇
畜牧兽医   8153篇
园艺   1442篇
植物保护   1596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713篇
  2020年   866篇
  2019年   88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082篇
  2014年   1544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856篇
  2011年   1714篇
  2010年   1514篇
  2009年   1600篇
  2008年   1612篇
  2007年   1244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570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0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31.
血清8型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68株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2.
禽I型副粘病毒广西分离株F基因序列及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源于鸡、鹅、鸽的 9株APMV_1广西分离株及我国常用的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的F基因N_端前段进行了RT_PCR扩增 ,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分析并与已发表的其它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广西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均符合强毒株的特征 ;根据F基因绘制的系谱树来看 ,广西鸡和鹅分离株都归属于基因型VII,证实近年来广西流行的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同 ;并发现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也属于基因型VII。研究还对分离株进行了常规的毒力和致病性测定试验 ,并与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发现其中一株鸽源和两株鹅源分离株根据常规方法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不相符 ,而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3.
第三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病理和致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 ,早期人们对动物寄生虫的致病作用归纳为 5方面 ,即吸取宿主营养 ,吸食宿主血液、体液和组织细胞 ,产生对宿主有害的毒素 ,机械性障碍与破坏 ,以及引入其他病原体。自 2 0世纪中叶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 ,寄生虫致病的免疫学机理也逐渐被揭示 ,形成了寄生虫病的免疫学病理。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发展 ,动物寄生虫致病的分子机制得到较深入的阐明 ,动物寄生虫病理学提高到了分子水平。这里对这方面的致病机理作个概括介绍。1 .动物寄生虫导致宿主的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 寄生虫及其分…  相似文献   
134.
鸭疫里氏杆菌各血清型在我国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鸭疫里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sis,RA)是家鸭、火鸡、鹅和多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能引起1~8周龄的鸭发生浆膜炎、心包炎、气囊炎和肝周炎等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近年来对该病病原的分离及其血清型的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目前已证实我国有1、2、3、4、5、6、7、8、10、11、13、14、15、17等14种血清型的RA,另新发现4种新血清型(22、23、24、25型),多种血清型的存在是造成该病防制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我国对RA血清型的研究,及各血清型在我国的分布,以期对综合防制该病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5.
阎宗贵 《畜禽业》2004,(9):36-37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国家兴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引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农增收增效、脱贫致富及科技兴牧、依法制疫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近几年来,尤  相似文献   
136.
霉形体(Mycoplasma)旧称支原体、枝原菌形体或类菌质体,是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或病毒之间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898年被发现,1978年被确定分类学地位,数年前才被命为现名。在生物学上,霉形体属于原核生物界—暗细菌门—柔膜体纲—霉形体目。霉形体只有细胞膜,不具细胞壁,细胞柔软,形态多变;是已知的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型生物。霉形体可通过细菌滤器;分离鉴别需要特殊的培养基,并在CO2环境中生长。操作较繁琐,但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可资判定。霉形体的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面甚大;除与许多腐生菌共生或寄生于人和动物身上外,还能引起人类、…  相似文献   
137.
不少国家在畜禽和鱼类养殖中,为了充分发挥饲料的作用,提高养殖效益,除在饲料中添加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外,还开发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柠檬酸:英国的研究人员在仔猪饲料中添加2%的柠檬酸,用于饲喂断奶仔猪,其日增重可  相似文献   
138.
霉菌毒素是饲料原料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生长繁殖,所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猪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引起免疫抑制,注射疫苗后没有产生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使猪食欲下降、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低及影响种猪繁殖性能等,必须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139.
规模猪场主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规模猪场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感染,在致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症状都足渐进、缓慢的,一般不会像传染性疾病那样来的猛烈、突然,且所造成的损失大多较隐性,因此不易被人们所发现,特别是轻度甚至中度的体内寄生虫感染时,难以通过临床症状来判断猪群的感染状况,但这些寄生虫会吸取猪的血液或营养,致使患猪贫血消瘦、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幼虫或成虫的移行还会造成猪体皮肤或组织损伤,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炎、腹泻,同时虫体产生毒素可引起猪只抵抗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0.
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特点和产量水平,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线性规划方法对该市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在种植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净产值增加了15.3%和17.3%;并在不同的气候区域设计了不同作物种植的最佳组合方案。这对增加农业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