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2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林业   2706篇
农学   1274篇
基础科学   833篇
  968篇
综合类   10207篇
农作物   631篇
水产渔业   955篇
畜牧兽医   8263篇
园艺   2153篇
植物保护   338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53篇
  2022年   798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674篇
  2015年   822篇
  2014年   1504篇
  2013年   1437篇
  2012年   1943篇
  2011年   2137篇
  2010年   1857篇
  2009年   1873篇
  2008年   1937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302篇
  2005年   1155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816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灵芝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利用固体发酵技术培养菌丝体以获得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备受瞩目。该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从菌株选用及发酵条件、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功能食品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综述灵芝固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固体发酵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以自然生草的甜樱桃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自然生草对甜樱桃园0~30cm土壤和距地表50~200cm冠层温湿度的影响,以期为自然生草甜樱桃园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自然生草降低了0~30cm土壤日最高温度和昼夜温差,增大了土壤含水量,但在多雨季节不利于排水,易引起局部根系渍水胁迫;降低了冠层的最高温度。  相似文献   
993.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植物园的典型人工植物群落和帽儿山的近自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和对比分析方法,对不同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减噪效果、空气离子浓度、空气清洁度等生态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了调查、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帽儿山近自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在减噪效果和空气清洁功能等方面均优于植物园城市人工植物群落。最后,在城市绿地建设时以帽儿山近自然植物群落特征为参考,提出了哈尔滨城市绿地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建议,能够有效提高城市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不同的授粉方法对设施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番茄开花期分别采用自然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和熊蜂授粉法等5种方法进行授粉处理,测定了番茄坐果率、结果数量、单果质量、畸形果率和品质性状,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下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差异,以期为设施番茄生产者选择适宜的授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穗位不同授粉方法对各穗坐果率均有显著影响,熊蜂授粉、蜜蜂授粉、机械振荡授粉和激素处理4种方法分别比自然授粉的坐果率提高25.46%、23.18%、19.62%和11.42%。不同辅助授粉方法能够有效增加番茄结果数量,各果穗上的表现为熊蜂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法激素处理法CK。熊蜂授粉番茄4~5穗果后期平均单果质量比其它处理及对照提高5.9%~11.8%,而且4种授粉方法番茄1~5穗果的畸形果率比自然授粉法降低9.14~47.00个百分点。各授粉方法的综合效果为熊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自然授粉法。为使设施番茄栽培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并降低成本投入,推荐使用熊蜂授粉法。  相似文献   
995.
碱性木聚糖酶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等领域。为筛选出高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显色法,从山西省晋城市植物园土壤中筛选出一株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株YH158,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经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及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产酶培养基配方:麸皮5.0%、黄豆粕0.7%、硫酸锰0.1%。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 H 8.0,转速180 r/min,37℃发酵36 h,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得到发酵液酶活为28.18 IU/m L。该菌产生的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碱性适应性,水解产物富含2~5个木糖分子的低聚木糖,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以玉米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玉米波杂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波杂饮料自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添加量3.0%,煮制时间50 min,第2次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波杂饮料总糖含量6.43 g/L,总酸含量2.73%,酒精含量2.60%(V/V),感官品质得分95分,饮料呈米黄色,泡沫洁白细腻,酒香味浓郁,有愉快的偏酸味和较强的杀口感。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蒜总酚质量比为11.15 mg/g,含水率为27.41%,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比分别为7.87 g/(100 g)和36.09 g/kg。在0.06~0.18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黑蒜的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1.4倍以上,说明黑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工艺相比,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但极显著地缩短了黑蒜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功能性蒜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对酿酒酵母Y2的发酵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OD值达到1.97;最适生长pH为6.0,O D值为2.12;最适发酵温度为30℃;CO 2失重达9.5g;在酒精度浓度为16%时,菌株的死亡率为85.2%;在pH1.5时,菌株的OD值为0.55。综上所述,菌株Y2能够很好地适应苹果酒的酿造环境,适宜用作果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999.
周永兴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64-167,17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坚强意志和决心战略,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3条控制线之一,科学评估生态保护红线是落实中央战略意志,实施国土空间管控,促进地方管理事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中阐述云南省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情况,分析尚存在着的生态保护红线与现状地类、规划、各类矿业权的交叉冲突以及与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等问题,挖掘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评估目标、技术准备、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自然保护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调整、3条控制线重叠的协调等方面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半自然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城市化影响的半自然森林更新特征,可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借鉴。文章以上海辰山残存半自然森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对象,调查分析半自然森林更新苗的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 hm^2样地更新苗共5 937株,分属22科32属37种,其中上海自然分布的乡土种占57.89%,明显高于城市人工林的乡土树种比例;香樟、构树、天竺桂、朴树和小蜡等5种更新苗占总数的57.2%,聚集性分布格局明显;在11个植被群落类型中,各类型更新苗的丰富度普遍较高,不同树种的更新苗存活和发育潜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