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某犬场共有21只2~3岁的德国牧羊犬。2008年5月25日,一条犬患细小病毒病,治疗8天后于6月2日死亡。6月4日下午5时,又一只呕吐、排黑色腥臭稀便的犬3天死亡,与第一只死亡犬不同的是该犬腹胀明显。此时,犬群中部分犬相继出现食欲下降(个别食欲废绝)、活动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在随后的1周又有5只犬相继死亡,病程最长2天,其中3只犬有腹胀症状,且死后时间越长,腹胀越明显。  相似文献   
82.
<正>仔猪的痢病在一些猪场时有发生,一般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死亡较多。病的特征主要是下痢,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黄色糊状,有腥臭味,下痢1~3d后,病猪精神萎顿,毛焦膁吊,日渐消瘦,吃奶减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一般常用广谱抗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作者先后对该病采用白马骨、地耳草、铁苋菜合剂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3.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2年4月,我市某獭兔场饲养的900只獭兔发生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未断乳的仔兔除外)的獭兔均有  相似文献   
84.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单个或成链,有荚膜的大杆菌。病兔以剧烈水泻、特殊腥臭味粪便,小肠出血、充血、充气,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等为特征。豆状囊尾蚴为白色的囊泡,单个或多个连成葡萄串状,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种疾病对养兔业的危害都较大。  相似文献   
85.
1.质量合格。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呈黄绿色或青黄色,气味微酸,稍带酒香味。如呈褐色,有腥臭味和霉味,说明已霉烂变质.则不能饲用。  相似文献   
86.
<正>仔猪白痢是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在我国各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养猪生产有相当大的影响。仔猪白痢病因复杂,主要为生活环境不适宜、体质衰弱,大肠杆菌等乘机活动所致。病猪大便稀薄,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有腥臭味,后期仔猪排便失禁、日渐瘦弱而死,或成为僵猪。如能改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治疗,绝大多  相似文献   
87.
<正>仔猪痢疾在一些猪场时有发生,一般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死亡较多。病的特征主要是下痢,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黄色糊状,有腥臭味,下痢1~3天后,病猪精神萎顿,毛焦膁吊,日渐消瘦,吃奶减少,如不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8.
本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即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先呈黄色.或灰黄色,覆有多量粘液及伪膜.而后粪便呈蕃茄汁样,带有血液.发出特殊难闻的腥臭味.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并迅速脱水。  相似文献   
89.
<正>在有机污染严重、氮磷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时的夏季,蓝藻常有发生,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带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水体蓝藻暴发,引起水质恶化,降低养殖鱼类品质,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造成泛塘死鱼。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除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蓝藻生命周期大概为30天,  相似文献   
90.
2011年8月.隆德县沙塘镇马某饲养的哺乳仔猪出现头、腹、背部等以油脂状黄褐色液体渗出,并有特殊腥臭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明显,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