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3篇
  9篇
综合类   775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2526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生长菌落数为评价指标,研究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高温煮熟鱼肉的防腐效果;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纯化和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腐败变质细菌生长曲线、导电率及生物大分子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在储藏15 d内,3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能完全抑制高温煮熟鱼肉中细菌生长;分离、鉴定了2株导致高温煮熟鱼肉腐败变质的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T-10、Alcaligenes faecalis T-9;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对这2株腐败菌具有中敏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10~20 mm),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0 mg·mL-1和20.0 mg·mL-1;恩施藤茶乙醇提取物通过破坏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致使生物大分子物质外溢而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2.
张敏 《中国沼气》2009,27(5):18-20
前期研究表明梭菌属的新株JC3(Clostridiumsp.Strain JC3)是嗜热产甲烷污泥中的主要纤维素降解菌。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量研究了菌株JC3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含三个小室(室1,室2,室3)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9.5 L)中进行纤维素降解实验,试验温度设为55℃。当负荷为2.5 kg COD.m-3d-1,HRT为2天时,80%以上的COD进料都转化为甲烷。采用专门针对菌株JC3的特异性荧光针来研究折流式反应器中污泥样品。结果表明JC3细胞对DAPI染色细胞的比例从低于0.5%(最低检测极限)增加到9.4%(室1),13.1%(室2)和21.6%(室3)。这表明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定的菌株JC3细胞数与滞留污泥的纤维素降解产甲烷活性密切相关。设计了一个针对菌株JC3纤维素酶基因(纤维二糖水解酶A cbh A)的特异探针,并应用到处理固体废弃物如咖啡渣、废纸、垃圾和纤维素等消化污泥中,采用定量PCR技术发现菌株JC3细胞数与高温消化器中污泥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菌株JC3对厌氧水解纤维素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3.
汪可方 《畜禽业》2008,(2):82-83
<正>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临诊中经常碰到该病,现将该病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正>每年夏秋季节是畜禽疫病高发季节,极少数农户将病死的畜禽不作无害化处理,就胡乱抛弃在沟塘、河渠里。农村散养放牧鸭群吃了这些腐败变质的尸体产生的蛆虫和被污染的水源很容易发生肉毒梭菌中毒病例。  相似文献   
95.
周宁芬 《畜禽业》2008,(6):87-88
<正>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由于D型魏氏梭菌的芽孢广泛散布于土壤中,随饲料和饮水被健康羊食入,成为胃肠道的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在一些应激条件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研究高温养殖条件下,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器官质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40羽28日龄肉鸡分为基础饲粮组、抗生素组(土霉素)、凝结芽孢杆菌组和丁酸梭菌组等4个处理组,于34℃控温鸡舍环境饲养至42日龄,屠宰肉鸡并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组织器官质量。【结果】除回肠质量外,抗生素组肉鸡的生长性能、消化器官质量和免疫器官指数等指标均与基础饲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基础饲粮组比,凝结芽孢杆菌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但肝脏质量、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增加(P<0.05);丁酸梭菌组肉鸡胸腺指数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则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高温养殖条件下,饲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丁酸梭菌和土霉素。  相似文献   
98.
魏氏梭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可感染多种动物,以导致犊牛肠毒血症、绵羊羔痢疾、仔猪坏死性肠炎以及兔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菌通常感染2月龄~10月龄且膘情较好的牛、羊,在其消化道产生大量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从而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发生非常突然,与家畜"猝死症"有密切联系.病理变化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突出特征,反刍动物以瓣胃、肠管最为明显.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浓缩氢氧化铝灭活苗、类毒素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魏氏梭菌分型,病原、毒素及抗毒素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无菌采集青海玉树地区牦牛源腹泻粪样,利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品中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动物试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148份样品中成功分离鉴定出牦牛源产气荚膜梭菌14株,其中10株为A型,4株为C型。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部分分离菌系统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YS-1(MW980090)与印度豹源(MN326666.1)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近的亲缘性,YS-4(MW980093)和YS-13(MW980102)为单独的一枝,YS-6(MW980095)与北京人源(KP944154.1)产气荚膜梭菌具有相似性。A型菌YS-1(MW980090)和C型菌株YS-6(MW98009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C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具有强致死性,A、C型菌具有强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青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本研究为预防和治疗因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牦牛腹泻等疾病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00.
1 接种疫苗 按期以规定的剂量注射魏氏梭菌多价苗、“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布氏杆菌苗饮水免疫等来预防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疽、口蹄疫、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发生。山羊除搞好以上疫苗免疫外,还应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以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