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6篇
  216篇
综合类   35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长期秸秆还田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提高耕层肥力、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秸秆提供良好的依据,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对非石灰性潮土腐殖质含量及结构的变化。以青岛农业大学长期定位秸秆还田试验为基础,设5个试验处理,施氮肥条件下设小麦、玉米秸秆还田(WCN)、一季小麦秸秆还田(WN)2个处理,同时设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WC)、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续,秸秆还田条件下,2015年各处理土壤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含量分别平均较2009年提高了117.68%,102.5%。与CK相比,秸秆还田模式各处理土壤腐殖酸总含量(HE)平均增幅21.8%~47.9%,其中腐殖质含量最高为WCN,2015年较CK增长118.8%,较2009年原始土壤增长了183.63%。两季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能够增加土壤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含量,胡富比值增大,增加腐殖酸含量并使之平稳增长。土壤腐殖物质活力从高到低为:WCNWNMWC。两季秸秆还田及配施有机肥,提高了芳香族类、羧基类化合物含量,而多糖类化合物含量减少,可提升土壤腐殖质的活性及芳化程度。两季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地力。  相似文献   
92.
本文用逐级控制综合分类方法对云南松的立地质量进行评价。一、基础材料收集与整理(一)自然条件云南松调查区——盐源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州的西南部,土壤较为复杂而多样,但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和水平地带性差异,按垂直地带分:山地红壤或黄壤(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山地棕壤(3000-4000米),按水平地带分酸性紫色土、暗棕壤、山地草甸土。(二)外业调查  相似文献   
9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芒萁秸秆腐熟过程中腐殖质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芒萁秸秆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剂对芒萁秸秆发酵腐熟过程中腐殖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30 d后4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显著降低发酵物全碳量、提高胡敏酸含量、降低胡敏素含量,使PQ值和HA/EA比值显著提高,说明微生物菌剂处理对芒萁秸秆腐殖质形成和组分有显著影响,其中木霉菌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适宜作为芒萁秸秆的腐熟菌。  相似文献   
94.
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整地施肥:胡萝卜是深根性蔬菜,要选择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通气,排气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相似文献   
95.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试验站为平台,利用小区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在相同气候条件、轮作制度及相同管理措施下对黑土有机质积累及土壤腐殖质组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及胡敏酸的含量,而且能提高胡敏酸/富里酸(H_A/F_A)比值,促进土壤有机碳活化与更新,改善腐殖质的品质.施用化肥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碳、胡敏酸等的含量,但其培肥效果明显低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6.
环境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稍偏碱性的疏松土壤中。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一般在配合饲养土时,加入少量石灰,除了消毒以外,还可以使饲养土偏碱性,并为土元提供钙源。土元有很强的避光性,觅食、活动、交配等都在夜晚进行,因此,喂食的时间应选在傍晚前后进行。  相似文献   
97.
选址建池 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米,水深1米,长度一般50米以上,一般以地势而定。池四周靠池壁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壤土建1米宽的平台,便于水蛭打洞产茧。中间为水面,平台高出水面约10~20厘米,平台应保持湿润。池子应设进水口,排水口。  相似文献   
98.
生物质炭结构性质及其对土壤有效养分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0,他引:33  
生物质炭是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和较强吸附特性的含碳物质,不同来源生物质炭的结构性质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此对2种自制的不同来源生物质炭和1种商业黑炭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添加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效养分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生物质炭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秸秆生物质炭的芳构化程度和热稳定性最低,脂族性最强;商业黑炭缩合程度和热稳定性最高,脂族性最弱;松枝生物质炭介于二者之间。向土壤中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和松枝生物质炭培养45d后,土壤有机碳含量、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有效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胡敏酸的色调系数ΔlgK降低,对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食用菌废料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和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食用菌废料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尤以复合肥的效果更好些。在各处理中,HA/FA比值和胡敏酸占腐殖酸的比重均明显高于其它各处理区。进而说明食用菌废料在培肥土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白浆土为供试材料,利用混皿法对白浆土土样进行筛菌,将筛选得到的优势菌种进行发酵,设置1%,3%,5%三种不同比例的菌体接种量,在相同条件下与培养好的白浆土进行共培养,探究细菌菌体对白浆土中水溶性腐殖质转化的影响,为土壤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和土壤有机培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1)各处理WS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其中添加1%细菌菌体的处理有机质含量波动最为平缓,先降低后增加,添加3%细菌菌体的处理在30d开始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添加5%细菌菌体,有机质含量在30d开始增加,在60d开始下降,各处理的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20d内始终高于对照水平。(3)各处理的土壤当中的HE含量都是在加入细菌菌体后明显增加,然后下降,其中添加3%细菌菌体处理中的HE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各处理的HA含量都是不断降低,其中添加1%和3%菌体的处理中HA含量降低速度快。培养结束后,各处理FA含量变化不明显。(4)培养初期,细菌菌体的繁殖促使各处理土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大,然后降低,最后趋于平缓。微生物量碳的相对含量在添加不同比例的细菌菌体后均高于对照组,且添加1%细菌菌体的处理组微生物量碳的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