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25篇 |
免费 | 477篇 |
国内免费 | 6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8篇 |
农学 | 818篇 |
基础科学 | 92篇 |
544篇 | |
综合类 | 6776篇 |
农作物 | 466篇 |
水产渔业 | 830篇 |
畜牧兽医 | 11900篇 |
园艺 | 463篇 |
植物保护 | 1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5篇 |
2023年 | 514篇 |
2022年 | 709篇 |
2021年 | 805篇 |
2020年 | 583篇 |
2019年 | 818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496篇 |
2016年 | 645篇 |
2015年 | 722篇 |
2014年 | 1229篇 |
2013年 | 1219篇 |
2012年 | 1740篇 |
2011年 | 1758篇 |
2010年 | 1542篇 |
2009年 | 1530篇 |
2008年 | 1449篇 |
2007年 | 1158篇 |
2006年 | 1038篇 |
2005年 | 824篇 |
2004年 | 593篇 |
2003年 | 552篇 |
2002年 | 395篇 |
2001年 | 381篇 |
2000年 | 311篇 |
1999年 | 275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183篇 |
1995年 | 147篇 |
1994年 | 178篇 |
1993年 | 174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15篇 |
1990年 | 108篇 |
1989年 | 11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的培养基组成(碳氮比和离子组成)和培养条件(温度、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对产酶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0%,大豆蛋白胨1.5%,Na2HPO4·12H2O0.4%,KH2PO40.2%,MgSO4·7H2O0.075%,CaCl20.01%,培养温度37℃,pH值7.0,发酵时间24h,转速180r/min,种龄16h,接种量3%,装液量25mL/250mL。在优化发酵条件基础上,进行了5,20L发酵工艺放大的初步研究,在此条件下,摇瓶,5L罐和20L罐发酵酶活最高分别达到915,1086,946IU/mL。 相似文献
104.
105.
牛舍空气微生物及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 台 A N D E R S E N微生物空气样品收集器对一个犊牛舍内及环境空气细菌含量进行了测量, 需氧菌总数分别为8536 ~46691 C F U/m 3 和2649 ~24775 C F U/m 3 , 厌氧菌浓度计3017 ~24775 C F U/m 3 和661 ~4122 C F U/ m3 。根据 H E S K E T H (1974) 计算公式和 K L U G (1969) 气溶胶颗粒扩散模式, 得出犊牛舍菌源强度, 即向环境排放需氧菌为110000 ~140000 C F U/s , 厌氧菌在27000 ~175000 C F U/s 之间。细菌浓度实际测量值与估算一致, 该公式和扩散模式适合于动物舍菌源强度和舍外环境不同距离空气微生物浓度的估算。距离犊牛舍100 m 下风处, 需氧菌高达650 ~839 C F U/m 3 , 厌氧菌160 ~1034 细菌/m 3 , 各项均超过正常值10 ~15 倍。 相似文献
106.
2012年,我国养猪生产总体平稳,但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仍然很大。一些疫病,如仔猪流行性腹泻持续发生和流行、伪狂犬病的继续流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的散发性疫情,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很大。本文就2012年我国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进行盘点,并在分析2013年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供广大养猪生产的同行们参考。12012年主要猪病流行情况与2013年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7.
以黑果枸杞下胚轴为试材,采用农杆菌浸泡侵染法,建立简单有效的黑果枸杞遗传转化体系,以期为深入研究黑果枸杞基因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ORE R1-35S:GUS:NOS质粒载体,并通过冻融法导入农杆菌GV3101。调整菌液浓度至OD600=0.5,侵染黑果枸杞下胚轴,经选择培养基筛选、PCR及GUS检测后,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16%,通过驯化移栽后转基因植株均可成活。表明可通过农杆菌GV3101侵染黑果枸杞下胚轴实现外源基因的转化,且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