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8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林业   839篇
农学   417篇
基础科学   145篇
  361篇
综合类   3041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978篇
园艺   398篇
植物保护   68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赵欣  郝林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1):110-118
为明确新型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RH317菌株对病原菌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对HRH317菌株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经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后的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对串珠镰孢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3.31 m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出现断裂现象;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断裂较严重,多处裂解;处理96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彻底瓦解,且无完整菌丝体。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RH317菌株发酵上清液处理72 h时,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细胞形态扭曲变形,细胞内结构紊乱,遭破坏。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经PI染料染色处理12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有少数细胞被染成红色,细胞膜通透性受一定程度破坏;处理16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大面积被染红;处理20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被染色面积增大;处理24 h时,串珠镰孢菌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增加,细胞内大面积被染色。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HRH317菌株对串珠镰孢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有破坏作用,能抑制病原菌串珠镰孢菌菌丝体生长。  相似文献   
212.
为研发对枸杞炭疽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制剂,利用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对实验室已分离保存的芽胞杆菌菌株进行室内筛选,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生物学功能测定、稳定性测定、抑菌谱测定以及室内离体防治效果试验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3A对枸杞炭疽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枸杞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率为62.13%;结合形态学特征、16S rDNA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F3A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F3A具有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在含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金氏培养液中产吲哚乙酸量分别为5.76 mg/L和5.74 mg/L;菌株F3A产蛋白酶和葡聚糖酶的活性较高;菌株F3A连续培养20代后,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61.21%,该菌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e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黄芪根腐病菌F.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40.71%、53.58%、32.00%、53.00%、79.27%、71.13%和66.08%;菌株F3A发酵液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治疗作用,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室内预防效果为90.32%;喷施菌株F3A发酵液1倍稀释液3 d和7 d后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8.26%和63.19%。表明菌株F3A有作为开发枸杞炭疽病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13.
赵欣  郝林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2):273-282
为探讨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HRH317对感染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玉米幼苗产生伏马毒素B_1(FB_1)的影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HRH317对串珠镰孢菌的抑制活性,并通过浸种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生长至3叶期后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中FB_1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于室内测定玉米幼苗叶片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RH317能明显抑制串珠镰孢菌生长,抑菌圈直径平均可达33.31 mm;玉米幼苗生长至3叶期后1~6 d,菌株HRH317能有效抑制玉米植株体内FB_1含量,经串珠镰孢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与菌株HRH317菌悬液1∶1混合液处理玉米种子后,对幼苗中FB_1的抑制率为59.20%~75.70%;而玉米种子先接种菌株HRH317菌悬液后接种串珠镰孢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对幼苗中FB_1的抑制率为76.77%~88.10%。且这2种处理中幼苗叶片的SOD、CAT、PAL和POD活性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其峰值是对照的1.24~5.45倍。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RH317可通过抑制FB_1产生来降低串珠镰孢菌对玉米幼苗的侵害,同时能诱导玉米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而增强其系统抗性,在防治玉米穗腐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4.
依朗芷硬胶在广州石化厂矿区的生长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3月,引入依朗芷硬胶在广州石化厂矿区作抗污染与行道树种种植,16年的试种结果和 4年育苗试验表明:该树种生长良好,每年都能开花结实,叶色翠绿,终年不凋,自然整枝良好,树冠近球形, 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对肥水要求不高,耐土壤瘠薄,耐干旱,无病虫害,抗污染能力强, 种子繁殖出苗率高,苗期生长速度也较快。该树种适应广州地区的气候条件,可广泛应用于行道树、厂矿区绿化、庭园绿化、森林公园和风景林建设等。  相似文献   
215.
为贵州省火龙果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对火龙果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9种生物农药对致病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0.3%四霉素对火龙果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EC_(50)为1.331 4 mg/L;3%中生菌素和1%申嗪霉素其次,EC_(50)分别为6.787 2mg/L和7.832 8 mg/L;80%乙蒜素、2%春雷霉素、10%多抗霉素和2%溃腐灵的EC_(50)分别为65.040 1mg/L、71.349 1mg/L、108.378 4mg/L和129.416 6mg/L;20%井冈霉素和4%嘧啶核酸类抗菌素的抑菌作用较差,其EC_(50)分别为1 985.302 4mg/L和3 298.115 0mg/L。  相似文献   
216.
符升平  罗宁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2):384-393
针对数学表征行星变速机构换挡变胞过程及自动识别各挡位构态属性较难的问题,首先,解析了行星变速机构变胞理论,基于机构转换法定义相对转速意义下行星排构件间运动副约束函数的转换规则,构建以约束函数为元素的行星变速机构构件和关联关系的邻接矩阵;然后,根据换挡逻辑分析了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换挡变胞过程,基于邻接矩阵分别推导这两种换挡构态演变的变胞方程,建立包含行星排空转和整体回转等特殊构态的判别准则,结合实例分析揭示换挡变胞机理;最后,通过建立相对转速方程和行星变速机构特性参数识别,结合行星变速机构等效拓扑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构态变胞方程的行星变速机构传动比和转矩自动建模和求解方法,实现了行星变速机构各挡位构态属性的自动识别。以某拖拉机行星变速器为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7.
稻米品质研究——Ⅱ.灌浆期间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8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和5个品种的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研究灌浆成熟期间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等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而垩白面积、糊化程度、直链淀粉的含量、胶稠度等性状对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但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其中Lemont的糊化温度、IR_(661)的直链淀粉含量,南京11号的胶稠度以及广陆矮4号、南京11号的垩白面积等部属对环境变异敏感的类型。品质性状与主要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糊化温度、胶稠度、垩白面积与日均温、平均光照时数、相对湿度一般呈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在所分析的3个气象因素中,以温度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最大,光照条件次之,相对湿度较弱。  相似文献   
218.
姜瘟病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舒城、铜陵、临泉、体宁等主要栽姜区姜瘟病发生规律的调查、病原菌鉴定和防治研究,明确了引起姜瘟病的病原菌为姜青枯假单胞菌,除少数菌株属生物型Ⅲ外都为生物型Ⅳ。新栽姜区的菌原主要来自带病种姜,而老姜区土壤带菌和带病种姜都是主要侵染源。病害发生与轮作、种姜处理、气候、姜田管理、土质、施肥等关系密切。采取轮作、选留无病种姜建立留种田、种姜处理、加强田间管理等,结合大田期药物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病害。  相似文献   
219.
一、自然条件及气候特点广西国营火光农场位于东经107°53′19″—108°06′41″,北纬21°31′55″—21°41′38″,它北靠十万大山南麓,南临北部湾,处于我区最南端。地貌为丘陵山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150—320m,坡度均在20°以上。土壤主要为砂页岩、花岗岩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砖红壤(70%左右)和紫色岩母质发育的紫色土(30%左右)。土壤肥力偏低(有机质<2.0%、全氮<0.15%、  相似文献   
220.
一株葡糖杆菌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糖杆菌属菌株JS1(Gluconobactersp.)所产胞外多糖(EPS)经乙醇沉淀、Sevage法脱蛋白、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精制多糖。该多糖呈现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0.2g·L-1的添加量就可显著抑制饱和脂质的氧化,至第9天抑制率可达93.7%,效果优于柠檬酸对照处理(87.7%);对·OH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效果与维生素C对照相当,1.0g·L-1的添加量对·OH的清除率可达87.12%。通过柱层析法对精制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P1、P2两个单一组分,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定,P1由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三者的含量比为1.83∶0.36∶1.00,含α型和β型糖苷键,以β型为主;P2由鼠李糖和甘露糖组成,两者含量比为1.49∶1.00,仅含β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