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8篇
  26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35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本试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幼年工蜂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旨在探究不同人工饲粮对幼年工蜂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为蜂王邮寄的人工饲粮配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日龄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300只,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人工饲粮,每组30只工蜂。对照组饲粮:蔗糖粉∶蜂蜜=3∶1;试验组A饲粮:蔗糖粉∶蜂粮∶蜂蜜=6∶5∶1;试验组B饲粮:蔗糖粉∶蜂粮∶蜂蜜=6∶3∶1;试验组C饲粮:蔗糖粉∶花粉∶蜂蜜=6∶5∶1;试验组D饲粮:蔗糖粉∶花粉∶蜂蜜=6∶3∶1。用5种人工饲粮进行室内喂养,记录蜜蜂7 d内的死亡数量;解剖试验组A和对照组第1、3、5、7天的工蜂咽下腺,测定其平均重量、颜色和饱满度;采用LC-MS方法检测试验组A和对照组蜜蜂饲喂7 d后的代谢物差异,对检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并鉴别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试验组A蜜蜂第1~5天时均没有出现死亡,在第6和7天时试验组A蜜蜂死亡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C、D的蜜蜂在6 d内全部死亡。2)试验组A第7天时的蜜蜂咽下腺平均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咽下腺颜色为全部乳白色,且咽下腺小体饱满。3)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方法(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分析代谢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A和对照组明显分离,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包括氨基酸、脂类、糖类等,其中有10种代谢物上调,13种代谢物下调。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发现,差异极显著的通路有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生物合成通路、赖氨酸降解通路、戊糖磷酸盐代谢通路、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通路(P<0.01),差异显著的通路有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色氨酸代谢通路,碳代谢通路,丁酸代谢通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P<0.05)。由此可见,试验组A的饲粮更适合蜜蜂工蜂的生长发育和生存,在邮寄环境中可代替常用的炼糖饲粮。  相似文献   
122.
【目的】通过比较黄毛草莓和凤梨草莓的2个种间杂种PF(具黄毛草莓浓郁的蜜桃香气)和NF(无蜜桃香气)完熟期果实香气成分的代谢谱,为黄毛草莓蜜桃香气特征成分鉴定及野生草莓优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GC-MS),对供试材料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第一主成分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和log2FC(Fold Change,FC),结合T-test的P值来筛选差异性代谢物,PF相对于NF,设置阈值VIP>1.0, log2FC>1.0或log2FC<-1.0且P value<0.05,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CAS号(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Registry Number)在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网站查阅。【结果】从检测到的383种总代谢物中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58种上调,9种下调,上调幅度较大的差异代谢物为内酯类物质,log2FC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Z)-7-癸烯-5-酸(5.60)、丁位十一内酯(5.33)、δ-癸内酯(5.30),下调幅度较大的差异代谢物为酯类物质,-log2FC排在前3名的依次是肉桂酸乙酯、亚硫酸(-7.19),2-乙基己基异己酯(-6.65)和3-羟基丁酸乙酯(-4.14)。从相对含量来看,酯类在PF(37.69%)中大幅低于NF(57.20%),内酯类在PF(20.91%)中大幅高于NF(6.12%),酮类在PF(15.30%)中略高于NF(9.12%),醇类、醛类、酸类、烯烃类和其他代谢物在PF和NF中的含量相当,NF中相对含量最大的酯是丁酸乙酯(17.92%),PF中相对含量最大的内酯是δ-癸内酯(12.53%),PF相对含量最大的酮与NF相同,均为2-庚酮。【结论】肉桂酸乙酯、丁酸乙酯和3-羟基丁酸乙酯等酯类可能是NF的关键香气成分,(Z)-7-癸烯-5-酸、丁位十一内酯和δ-癸内酯等内酯类可能是形成PF蜜桃香气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随着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舍内环境对畜禽生长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密闭舍饲条件下,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其中氨气的危害最大,降低畜禽生产性能,威胁动物健康。为此开展慢性氨气应激对肉鸡血清代谢物影响的研究,从小分子物质和代谢途径方面探究氨气导致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为舍内氨气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96只2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kg -1,试验组氨气浓度为45 mg·kg -1。试验在人工模拟呼吸舱内进行,呼吸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温湿度等养殖条件,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24h 光照,试验期为21d。在肉鸡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2只,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将血清样品预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technology, GC-MS)检测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t-检验等,寻找差异代谢物,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利用 GC-MS 方法,结合质谱数据库对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快速鉴定,在肉鸡血清中共检测到204种代谢物。将代谢组数据导入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合t-检验筛选出 23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19个,下调4个。(2)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能量代谢(乳酸、α-酮戊二酸)、氨基酸代谢(L-别苏氨酸、L-高丝氨酸、烟酰甘氨酸)、脂肪酸代谢(硬脂酸、亚麻酸、亚油酸、胆固醇)以及核苷酸代谢(次黄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等。(3)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氨气应激主要影响了肉鸡血清的脂肪代谢通路,如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以及α-亚麻酸代谢。【结论】GC-MS较为全面地检测到血清的代谢物,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同时慢性氨气应激显著影响肉鸡的血清代谢物含量,主要影响脂肪代谢通路,为阐明氨气应激影响营养代谢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膜充血消失时间、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时间、黏膜水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反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毒韭菜”、“毒豇豆”、“毒姜”和“毒豆芽”等一系列事件,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威胁着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农药残余”一词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本体和有毒代谢物及杂质。  相似文献   
12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 MS),结合全信息串联质谱(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在给药后24 h内的羊尿液中检测和鉴定了安乃近的7种代谢物(M1-M7),并根据代谢物的碎片离子特征,对代谢物进行结构初步鉴定和质谱裂解途径推测。代谢物M1、 M4、 M6、 M7被鉴定为MAA、 AA、 FAA和AAA,代谢物M2、 M3及M5被首次检测并初步鉴定为MAA和AA的羟基化产物。本实验建立了羊尿液中安乃近代谢物的实用、高效检测鉴定方法,检测和初步鉴定出7种代谢产物,为确定安乃近在羊体内的代谢途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7.
综述了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规律,分别介绍了硝基呋喃原药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检测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8.
纳豆芽孢杆菌产蛋白酶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其产量约占酶制剂市场的65%以上[1],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皮革制造、蛋白水解和纺织工业等[2-3]。蛋白酶是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代谢物中提取、精制而来的。由于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与动植物源蛋白酶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如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且快速;此外,微生物蛋白酶还具有动植物源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和较大的耐热性及一定的酯酶活力,易  相似文献   
129.
雄蜂蛹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及超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蜂蛹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尤其是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残留超标是困扰我国雄蜂蛹出口的一个难题。本文对不同日龄雄蜂蛹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超标原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蜂群没有使用任何硝基呋喃类药物情况下,各日龄雄蜂蛹中的SEM含量依然严重超标,随着日龄的增长,雄蜂蛹中的SEM含量大幅增长,特别是16d以后,每过2d,含量增加2μg/kg左右。推测雄蜂蛹中SEM含量超标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可能与雄蜂蛹生长后期体内甲壳素含量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30.
以GB/T 20752-2006中的实验方法为基础,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水产品中呋喃它酮(AMOZ)、呋喃西林(SEM)、呋喃妥因(AHD)和呋喃唑酮(AOZ)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试样用0. 2 mol/L盐酸溶液溶解后,经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加入0. 1 mol/L磷酸氢二钾,混匀后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约为7. 4。经乙酸乙酯直接振荡离心提取上清液,氮气吹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四种代谢物回收率控制在90%~120%之间,RSD10%。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分析时间短、结果可靠,适合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