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2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1647篇
林业   1185篇
农学   2687篇
基础科学   307篇
  1548篇
综合类   10183篇
农作物   1670篇
水产渔业   426篇
畜牧兽医   1830篇
园艺   1696篇
植物保护   761篇
  2024年   354篇
  2023年   1062篇
  2022年   1179篇
  2021年   1260篇
  2020年   1055篇
  2019年   1216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1050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1106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315篇
  2011年   1224篇
  2010年   1266篇
  2009年   1155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本试验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Si(0、30、80、130、180 mg/L SiO2)在4.0 mg/L CdCl2浓度胁迫下对水稻幼苗叶脉、叶色、根系及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累积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Si使水稻幼苗根、茎、叶受Cd毒害状况逐渐减弱,在80~130 mg/L的SiO2浓度范围内,其中毒症状轻微或未出现中毒症状;随着SiO2的加入,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的累积量均比加Cd而不加Si时低;在水稻幼苗营养器官中Cd的累积量为:根> >茎叶>茎鞘>叶片;在茎叶的Cd累积量中,90%以上的Cd累积在茎鞘中;且在培养液中已有大量的Si和Cd形成了Si-Cd络合物,从而在体外降低了Cd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水分胁迫对豌豆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豌豆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轻度水分胁迫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单株根长和根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0.17%和70.83%;花期和灌浆期任何程度的水分胁迫均抑制了根系的生长.在各个生育时期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根冠比增大,且在花期长期重度胁迫处理后根冠比增幅最大,比对照增加了84.62%;而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在灌浆期长期重度胁迫处理后降幅最大,比对照降低了80.34%.对于单株产量,花期干旱对其影响显著,其次为灌浆期,苗期因水分胁迫造成的减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在Pb(Ⅱ)、Zn(Ⅱ)胁迫下对不同浓度总氨氮的吸收过程。总氨氮的设计水平为0、0.25、0.5、1.0、1.5、2.0mg/L,Pb(Ⅱ)、Zn(Ⅱ)的质量浓度为0.5、1.0mg/L,持续时间为12h。结果表明:对照组在0~1h内,孔石莼对总氨氮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之后的时间段,有明显的快吸收过程;在Pb(Ⅱ)、Zn(Ⅱ)的胁迫下,这种初期快速吸收的现象减弱;两种重金属都能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产生抑制作用,其中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初期阶段(0~1h)的胁迫作用显著,抑制率达40%~70%;高浓度(1mg/L)的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胁迫作用大于低浓度(0.5mg/L);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抑制作用强于Pb(Ⅱ)。  相似文献   
994.
土壤水分胁迫对生菜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生长势一致的生菜幼苗进行4种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测定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减少;干旱胁迫处理第16天时,完全不浇水处理的脯氨酸含量(2.61μg/g)为对照处理脯氨酸含量(1.70μg/g)的1.53倍,完全不浇水处理可溶性糖含量(13620.53μg/g)为对照处理的(5 883.06μg/g)的2.32倍,丙二醛含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5.
盐胁迫对燕麦K+、Na+含量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aCl与Na_2SO_4不同盐分含量进行盆栽试验.盐胁迫下,植株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受盐胁迫影响程度的顺序是单株干质量>单株绿叶面积>株高;叶片中叶绿素(Chl)含量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小于0.3%含盐量的下降幅度大于高盐胁迫,盐胁迫对叶绿素b(Chlb)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Chla);燕麦幼苗的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根具有贮Na~+的作用,茎具有贮K~+的功能,随着盐胁迫的加强,各器官K~+的含量在逐渐下降,Na~+的含量逐渐上升,大于0.6%盐胁迫幼苗丧失了对离子的选择性.盐胁迫Pn、WUE呈下降趋势,Gs、Tr和Ci的变化趋势是低盐胁迫下升高、高盐胁迫下降低.0.2%盐胁迫可促进燕麦幼苗生长和光合能力加强;燕麦对于0.3%含盐量有一定的耐性;大于0.3%盐胁迫时,燕麦幼苗生理代谢受到严重影响;大于0.5%盐胁迫时,光合受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996.
盐生植物灰绿藜对NaCl和NaHCO3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开发新的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的盐生植物.[方法]以具经济价值的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后植株的日相对生长率(RGR)、丙二醛(MDA)、多种渗调质、抗氧化剂含量变化及几种重要的抗氧化酶活力变化,探讨了其对盐碱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性.[结果](1)在0~300 mmol/L,NaCl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300 mmol/L NaHCO3对植株生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2)150和300 mmol/L NaCl和NaHCO3处理后植株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无显著变化;抗氧化剂ASA显著升高.(3)随盐碱处理浓度增加,叶片脯氨酸(Pro)、甜菜碱(BADH)、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其中脯氨酸在较高浓度NaCl处理下升高幅度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NaHCO3.[结论]植株体内抗氧化剂和渗调质ASA和脯氨酸Pro积累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灰绿藜对高浓度盐碱胁迫耐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干旱胁迫对4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旱性强的杂交鹅掌楸无性系NE25和NE78、抗旱性差的无性系NE04和NE23的1 a生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逐渐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明显增加。但各参数变化幅度因无性系不同而异,抗性强的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幅小,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干旱胁迫对各无性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与其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钙浸种对植物耐低磷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种子(京-9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钙浸种后小麦幼苗在磷胁迫下其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不同变化情况。[结果]经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后,磷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SOD、POD、CAT活性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升高;其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降低。[结论]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可能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低磷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99.
镉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模拟光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镉胁迫对盆栽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镉(100mg·kg-1)胁迫下玉米叶片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c含量明显减少,分别比对照CK下降了65.32%、54.95%、62.57%。镉浓度1、5、15、50mg·kg-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得少,Cha/Chb的比值降低较少。镉浓度15、50、100mg·kg-1胁迫下导致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暗呼吸速率升高,较低浓度镉胁迫(1、5mg·kg-1)则提高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暗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研究4种绣线菊3年生扦插苗在人工模拟混合盐碱条件下根系的生理变化规律,探讨其对盐碱的适应性及不同品种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及pH值的增加,绣线菊根系的电解质外渗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呈增大趋势,且增加幅度越大的品种耐盐碱能力越差;根系活力、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盐浓度及pH值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的这些指标下降时对应的盐浓度及pH值各不相同,可依此来比较各品种的耐盐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珍珠绣线菊(Spiraea thunbergii)、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 'Goldflame')、金山绣线菊(Spiraea×bumalda 'Goldmound')、日本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