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9篇 |
免费 | 115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7篇 |
农学 | 200篇 |
基础科学 | 497篇 |
93篇 | |
综合类 | 1740篇 |
农作物 | 153篇 |
水产渔业 | 131篇 |
畜牧兽医 | 1148篇 |
园艺 | 122篇 |
植物保护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79篇 |
2011年 | 342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252篇 |
2008年 | 320篇 |
2007年 | 246篇 |
2006年 | 242篇 |
2005年 | 244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7年 | 5篇 |
1953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经皮肾微造瘘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引导定位穿刺肾中盏或上盏,建立16F或18F经皮肾通道,采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作内支架,4周拔除。结果本组7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5~175 min,所有患者均一期穿刺取石,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65)mL,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结石存留。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微造瘘。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位于第4腰椎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病情特点,可以一期施行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2.
1试验情况 1.1供试材料供试叶面肥料有3个,施天力:氨基酸≥30%,Fe、Cu、Mn、Zn、B、Mo≥8%;活力素:氨基酸≥10%,Fe、Cu、Mn、Zn、B、Mo≥2%;迦姆:全N16%、有效P3%、K2O3%,Fe、Cu、Mn、Zn、Ca、B、迦姆素、氨基酸、EDTA等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3.
114.
灌溉水价核算可为灌溉水价定价和政府补贴提供科学依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灌区良性运行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以农业水权水量为控制,从成本-收益理论出发,基于灌区固定运行成本和可变运行成本构建了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的两部制灌溉水价核算模型;根据灌区水权水量、种植结构和灌溉定额确定了阶梯用水量节点,并以节约用水为目标,建立了节水水价、常规水价和超量水价三档阶梯计量水价模型。结果表明:宝鸡峡灌区基本用水量、节约用水量和常规用水量节点分别为 686、1 841 和 2 419 m3/hm2,相应的基本水价、节水水价、常规水价和超量水价分别为 409.99 元/hm2、0.405 元/m3、0.598 元/m3和 0.986 元/m3。研究可以为陕西省大型灌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过剪叶和剪穗进行减源缩库的试验,研究了水稻新组合滇杂31号和滇杂32号的源库关系。结果表明:滇杂31号、滇杂32号源库关系仍然不协调,库大源显得不足。剪叶处理稳重变化趋势随着剪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叶位上表现为剑叶的光合产物对穗部产量贡献最大,每片叶的贡献从上往下减少;2个组合表现为同样的趋势。剪穗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随着剪穗数量的增加,结实率提高幅度增大,但组合间有差异。如何协调源库关系是各个组合高产的关键。因此,进行了攻前期、控中期、稳后期栽培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7.
基于GIS的区域生态连接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快速城市化过程使区域生态用地日益破碎,导致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威胁土地生态安全。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及规划进行生态连接度评价,并为土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成为保障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在生态功能区识别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连接度指数对曹妃甸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情景进行生态连接度评价,评价土地利用对区域土地生态功能联系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结果表明:曹妃甸新区中等以上生态连接区域仅占曹妃甸新区的56.45%,且呈明显破碎化和孤岛化分布;在7 714.71 hm2规划新增城市用地中有2 027.25 hm2对区域生态连接度影响显著,这些区域应进行生态功能保护和提升。加强对区域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利用现存生态资源对景观进行生态重建、强化建成区内部绿地网络建设是提高曹妃甸新区生态连接度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对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张蜜 《绿色中国(A版)》2020,(7):62-63
春季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在岗,确保万无一失。湖南省湘潭盘龙大观园安保部负责人郭庆泉一边巡视一边说。在盘龙3.5平方公里的园区,山多林密、地形复杂,虽然已经开门迎客,但日常巡护比疫情闭园期间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