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8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18篇 | |
综合类 | 240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37篇 |
畜牧兽医 | 578篇 |
园艺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石菖蒲对LPS致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子宫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CD4+/CD8+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探讨中药石菖蒲的安胎作用机理,本试验选用细菌脂多糖(LPS)给小鼠尾静脉注射(0.1μg/只)制造流产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子宫中CD4+,CD8+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应用LPS诱导流产后小鼠子宫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CD8+T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CD4+/CD8+升高(P<0.01);F4/80+巨噬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预先口服保胎中药石菖蒲,能明显抑制LPS的作用,使小鼠流产率和胚胎吸收率降低,CD4+/CD8+比值降低,F4/80+巨噬细胞数量也降低.结果表明,LPS诱导小鼠流产与小鼠子宫中CD4+/CD8+比值和巨噬细胞数量有关,石菖蒲能调节小鼠子宫CD4+/CD8+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起到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892.
【目的】探讨猪红细胞类Ⅰ型补体受体(erythrocyte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like, ECR1-like)免疫黏附功能是否能够促进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PAMs)捕获致敏基因工程菌(GFP-Escherichia coli, GFP-E. coli),以期阐释猪红细胞免疫的分子机理及红细胞免疫在机体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菌落平板计数及RT-PCR技术检测PAMs捕获的GFP-E. coli的水平,分析猪ECR1-like免疫黏附对PAMs捕获GFP-E. coli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猪ECR1-like免疫黏附的致敏GFP-E. coli被PAMs移除后,猪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猪ECR1-like数量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猪红细胞黏附组较空白对照组中的PAMs平均荧光强度显著提高(P<0.001),且PAMs阳性细胞率也显著提高(P<0.05);菌落涂板计数发现红细胞黏附组较空白对照组PAMs捕获GFP-E. coli情况显著增强(P<0.05);RT-PCR检测发现,红细胞黏附组PAMs中GFP-E. coli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进一步阻断猪红细胞表面的CR1-like,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PAMs平均荧光强度降低至256 301.56±9 208.85(P<0.001),PAMs阳性细胞率降低至(88.32±0.92)%(P>0.05),菌落平板计数发现PAMs捕获GFP-E. coli情况减弱为(136 666±8 818)CFU/mL(P<0.05),RT-PCR检测发现PAMs中GFP-E. coli的相对数量显著减少(P<0.01);利用细胞流动循环互作技术发现:猪红细胞免疫黏附致敏GFP-E. coli的平均荧光强度由循环前2 892.18±47.76降至2 407.43±141.78(P<0.05),阳性细胞率由循环前(20.58±0.36)%降至(17.39±0.23)%(P<0.001),黏附水平显著低于循环前,与此同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循环后猪ECR1-like平均荧光强度由循环前344.33±37.92降低至291.56±11.99(P<0.05),阳性细胞率由(30.20±1.24)%减少至(28.27±0.64)%(P<0.05)。【结论】猪ECR1-like通过免疫黏附功能促进了PAMs对致敏GFP-E. coli的捕获。PAMs移除猪红细胞表面黏附的致敏GFP-E. coli后,猪红细胞的活性CR1-like减少,免疫黏附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893.
探讨镉(Cd)对家禽巨噬细胞的毒性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锌、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试验建立Cd2+(20,50μmol/L)染毒HD-11细胞模型,研究不同时间段(6,12 h)Cd对HD-11细胞毒性损伤,并通过向细胞培养基中补充Zn2+(20μmol/L)、NAC(500μmol/L)的方式,探讨Zn2+和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细胞凋亡、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金属元素结合原件(MTF-1)、金属硫蛋白(MT-1)基因转录水平,揭示Zn2+和NAC对Cd染毒巨噬细胞的调控机理。结果显示,Cd染毒造成HD-11细胞骨架蛋白降解、ROS产生、MMP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增加以及IL-1β、IL-8、IL-10基因表达量降低。Zn2+、NAC添加能不同程度地降低Cd染毒巨噬细胞结构损伤,减少ROS产生和MMP去极化水平,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促进MTF-1和MT-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94.
旨在探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是否通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ated factor 2,NFE2L2)信号通路诱导肉牛单核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采牛颈静脉血,体外分离培养肉牛单核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FFA(0、0.3、0.6和1.2 mmol/L)处理肉牛单核巨噬细胞24 h;用10μmol/L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 SFN)预处理细胞24 h后加入1.2 mmol/L FFA再处理24 h。使用各类试剂盒分别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的活性;通过q-PCR对Caspase-3、Caspase-9、NFE2L2及其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enase-1,HMOX1)和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oxid... 相似文献
895.
为研究cyaA基因编码的腺苷酸环化酶(AC)在绵羊肺源大肠杆菌XJ10感染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绵羊肺源大肠杆菌XJ10野毒株(XJ10WT)为对照,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XJ10 cyaA基因缺失株(XJ10ΔcyaA)在感染MH-S细胞过程中与黏附侵袭相关的motA、crl、fimH、pap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XJ10WT相比,XJ10ΔcyaA在感染MH-S细胞过程中与黏附侵袭相关的motA、crl、fimH、pap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0和6 h时均极显著降低(P<0.001),crl和pap基因的m RNA转录水平分别在2 h和12 h时均极显著上调(P<0.001)。进一步通过吉姆萨染色观察XJ10WT和XJ10ΔcyaA黏附MH-S细胞情况,采用细胞和细菌共培养方式分析XJ10ΔcyaA对MH-S细胞的黏附及侵袭能力,并通过CCK-8法分析细菌对MH-S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显示,XJ10ΔcyaA和XJ10WT在感染后3 h黏附MH-S细胞的活菌数量达峰值并持续至5 h,随后逐渐下降,在感染后1 h~5 ... 相似文献
896.
结核分枝杆菌(MTB) PE/PPE家族蛋白介导MTB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宿主炎症反应,有助于其的存活和疾病发展。为研究PE/PPE家族中PE26蛋白的作用,本实验利用PCR扩增pe26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 AIN-PE26,转化耻垢分枝杆菌(Ms)构建重组菌p AIN-PE26/Ms,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p AIN-PE26/Ms正确表达重组PE26蛋白(rPE26)。利用差速离心分离p AIN-PE26/Ms亚细胞组分,经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r PE26定位于p AIN-PE26/Ms细胞壁。通过p AIN-PE26/Ms的菌落形态观察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p AIN-PE26/Ms菌体表面较p AIN/Ms对照组更粗糙,脊不规则且相对较高,褶皱不明显;p AIN-PE26/Ms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01)。利用H37Ra感染巨噬细胞,通过q RT-PCR检测pe26转录水平,结果显示,H37Ra感染巨噬细胞后pe26转录水平极显著增加(P<0.001)。利用p AIN-PE26/Ms感染巨噬细胞,分别通... 相似文献
897.
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E.can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犬或人类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其可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或节肢动物的叮咬侵入机体,进一步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导致犬埃立克体相关疾病。此外,由犬埃立克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较多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在快速诊断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犬埃立克体为严格的胞内寄生病原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吉姆萨染色为紫色。目前已能成功分离该病原,并实现体外传代培养。犬埃立克体可诱导宿主细胞自噬,夺取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利于自身存活和增殖,并可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致炎因子,引起机体发热和对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犬埃立克体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逃避机制,能避免被宿主溶酶体或其他免疫因子清除,并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宿主细胞内的抗炎因子,进而破坏宿主的免疫功能。然而,犬埃立克体夺取或破坏宿主细胞营养成分或存活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且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追踪”有待研究。治疗方面,犬埃立克体仅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等部分抗生素敏感,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仍是定期清除体外寄生虫。笔者对犬埃立克体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898.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Janus激酶(JA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10、100、1 000 ng/mL的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00、1 000 ng/mL的LPS明显促进Mac-1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1、10、100、1 000 ng/mL的LP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中性粒细胞JAK mRNA表达(P<0.01);100 ng/mL LPS可显著促进p38 MAPK mRNA表达(P<0.05);10 ng/mL LPS可分别显著促进PI3K、p65 NF-κB mRNA表达(P<0.05)。【结论】LPS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其信号机制与... 相似文献
899.
【目的】研究佛波酯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猪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表达,分别以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信号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20、30 nmol/L的佛波酯能极显著促进猪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0.5、6 h可明显增加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5,P<0.01);在0.5、3和6 h可极显著增加猪中性粒细胞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的基因表达量(P<0.01)。与对照相比,佛波酯在1、5和30 min可极显著促进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活性(P<0.01);在0.5、1、5和30 min可明显促进胞外信号调控激酶磷酸化活性(P<0.05,P<0.01)。【结论】佛波酯能诱导猪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的表达,其机制至少与上调p38丝裂... 相似文献
900.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旋毛虫钙网蛋白(TsCRT)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旋毛虫钙网蛋白(rTsCRT))进行Western Blot验证;将rTsCRT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孵育,检测该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NO释放和凋亡的影响;将rTsCRT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孵育,检测该蛋白对大鼠PBMC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TsCRT可以被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所识别;rTsCRT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增殖和NO的分泌,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凋亡;rTsCRT下调大鼠PBMC转录因子T-bet、Gata-3和PU.1的转录水平,上调Foxp3、Ahr、RORγt和Bcl-6的转录水平;rTsCRT上调大鼠PBMC细胞因子IFN-γ、IL-17、IL-10、TGF-β、Il-9和IL-22的转录水平,下调IL-4和IL-21的转录水平。[结论]旋毛虫钙网蛋白可刺激宿主产生Th1、Th17、Treg、Th9和Th22等多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抑制Th2和Tfh免疫,对宿主免疫调节作用复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