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林业   44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91篇
  71篇
综合类   137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554篇
畜牧兽医   5320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12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62.
63.
64.
65.
66.
棉籽糖是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低聚糖之一。棉籽糖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还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保肝作用等特殊生理功能。文章综述棉籽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棉籽糖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中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试验探究亮斑扁角水虻幼虫粉(BSFLM)在1~35日龄蛋雏鸡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选用48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蛋鸡,分别喂食添加0、3%、6%和9%的BSFLM的配合饲料。试验期35 d。35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并采集肠道样品。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蛋雏鸡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Ⅱ组蛋雏鸡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蛋雏鸡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蛋雏鸡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蛋雏鸡空肠封闭小带蛋白1(zo-1)和紧密连接蛋白中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研究表明,在育雏期蛋鸡配合饲料中采用3%的BSFLM替代豆粕可以达到最佳的替代效果。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显著高于稻田模式。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4种呈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相似文献   
69.
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黏膜免疫屏障作为肠屏障中的第一道防线,有效地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使其不受有害病原体的感染。但在肠黏膜缺血、缺氧、肠道细菌移位、肠内营养障碍、细胞凋亡等状态下,肠黏膜免疫屏障将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导致肠黏膜萎缩和通透性增大。为此,文章从几种损伤机制的角度,对造成肠道免疫屏障损伤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白蚁肠道可培养菌群及其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蚁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昆虫,其以破坏木质而家喻户晓.文献表明,白蚁对木质强大的消化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为了探究白蚁肠道微生物的类群,本试验以黑翅土白蚁为材料,分离纯化获得其肠道主要可培养微生物的纯培养112种,其中喜氧菌35种,厌氧菌77种;在分离出的微生物类群中,通过刚果红法初步筛选出12种喜氧菌菌株可能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其最大透明圈达到4.0㎝×4.0㎝;进一步检测这些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发现,12株菌均具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NA)酶活性和滤纸酶活性,但是大部分菌株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较弱,而一些菌株如 NBY14滤纸酶活较高,可达到16.188u/mL.试验结果可为黑翅土白蚁防治提供依据,亦可为纤维素酶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