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1篇
  20篇
综合类   89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297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瘤胃积食是牛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舍饲耕牛更为常见,特别在农村每年蚕豆收获季节,常有许多因过食豆秸或豆秸粉碎的新糠而引起瘤胃积食。该病对病牛危害很大,加上在农村基层兽医人员对此病认识不足,病牛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甚至出现误诊、误治,加重了病情,严重者导致死亡,给农户的经济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损失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正兔球虫病是兔常见的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兔球虫为单胞原虫,一般为14种,其中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胆管上皮细胞内之外,其余各种都寄生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内[1]。通常情况下,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季节,以6~8月份高发,尤其对90日龄以内的幼兔,侵袭率、致死率较高。幼兔感染率高达90%以上,患病幼兔死亡率高达40%~70%。耐过的兔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12%~27%,而且成为长期带虫者。成年兔的死亡率不高,但因是带虫者而成为传染源。2013年12月,武威市古浪县某獭兔养殖户发生一起兔场球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肉鸡肠毒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肠毒综合症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以表现腹泻、粪中带料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性疾病.它是一种多病因性疾病,外界环境变化、饲养管理不善、滥用药物等不良因素造成肉鸡小肠病变,引起球虫、魏氏梭菌等病原菌以及病毒的混合感染,导致了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断奶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或麻痹,后期很难治愈。较肥胖的仔猪易发。气候剧变、饲料单一及运输过程中应激等情况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白三叶对肉兔肠黏膜形态、肠道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5±2)日龄新西兰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不添加白三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0%、20%、30%、40%白三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盲肠隐窝深度(P<0.05),以20%白三叶组的空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最大,但对盲肠黏膜厚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白三叶能够显著影响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P<0.05),以40%白三叶组的淀粉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但是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3)随着白三叶添加量的增加,盲肠pH、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丁酸)显著上升(P<0.05),丙酸比例和丁酸比例则显著下降(P<0.05),白三叶对盲肠氨态氮、总挥发性脂肪酸、盲肠重和盲肠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白三叶能够影响肉兔的肠黏膜形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以及盲肠发酵。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对半月龄、5周龄和2月龄兔口服感染4种兔肠球虫后,圆小囊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以及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感染后,5周龄组第4天、第5天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2月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其余组上皮间淋巴细胞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对的不规律性:半月龄组和5周龄组圆顶两侧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呈增加趋势,而在2月龄组和5周龄组绒毛粘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量则呈减少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圆小囊的局部细胞免疫机制可能在机体抗球虫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家蚕(Bombyx mori)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141序列信息,明确其时空表达模式,结合饥饿与重新喂食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探究该基因在家蚕中的功能。【方法】对家蚕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141进行T-A克隆,得到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对该基因编码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子量、结构域等信息进行分析;利用ClustalX1.8和MEGA5.02软件对BmSP141与其他物种的丝氨酸蛋白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树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28-BmSP141,并转化到Rosetta(DE3)菌株中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组织和时期表达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分析BmSP141蛋白在家蚕5龄第3天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和5龄幼虫中肠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定位分析BmSP141蛋白在4龄幼虫中肠的分布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饥饿处理和再喂食后BmSP141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BmSP141编码含有292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第1-17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其成熟体蛋白预测分子量为25.9 kD,等电点为7.8。同源序列比对表明,BmSP141与烟芽夜蛾丝氨酸蛋白酶和蓓带夜蛾丝氨酸蛋白酶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达到62%和63%。这些同源序列具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与活性相关的基序也很保守,但与胰凝乳蛋白酶保守的底物特异性位点相比,BmSP141的底物特异性位点发生改变。在16和37℃条件下诱导后,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了较纯的重组蛋白,并用该蛋白制备了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组织和时期表达特征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家蚕幼虫的中肠组织特异性表达, 且在幼虫起蚕到食桑期表达逐渐增加,但眠期表达下降,蛹期和成虫期表达水平较低。Western blot分析也表明,BmSP141蛋白仅在家蚕中肠组织表达,且从5龄起蚕到上蔟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免疫荧光定位结果表明,BmSP141定位于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进一步证实BmSP141在中肠特异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BmSP141饥饿处理后表达量显著下调,而重新喂食后其表达量上调,表明BmSP141的表达受到消化道食物的诱导。【结论】家蚕丝氨酸蛋白酶BmSP141在中肠组织表达,在幼虫期食桑期高表达,蛹期和成虫期表达水平较低,受消化道食物的诱导而上调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家蚕中肠的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9.
禽类的肠球菌病是由各种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研究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4株鸭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细胞壁蛋白,比较各菌株细胞壁蛋白的异同,旨在揭示同种不同株粪肠球菌的细胞壁蛋白有何共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斑点叉尾鮰(Ictalumspunctatus)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Silurifomm)叉尾鱼科(Ictaluddae),原产于美国,是一种淡水温水型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