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8篇
  25篇
综合类   817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2259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感官检查和剖检2细菌学检验3理化检查4处理与讨论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日粮中添加CLA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肝脏组成的影响,96只1日龄的肉公鸡随机分成两组(n=48),进行21天的实验,对照组日粮中含玉米油,试验组日粮中含CLA,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肉鸡体重轻一些,生长慢一些,对照组肉鸡饲料摄入量和饲料转化率高一些。CLA使肝脏脂肪和三酰甘油浓度显著降低,使饱和脂肪酸(SFA)比例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比例降低.但总的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没有变化;亚油酸在总甲基脂肪酸中的比例降低,但亚油酸量增加,CLA异构体在肝脏中的量显著增加。C9,T11CLA在肝脏中的相对比例大大高于T10,C12和C9,T11CLA,本试验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CLA使肝脏脂肪沉积大大减少,肝脂中CLA的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3.
对禽类胚胎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对种蛋的生成过程、胚胎的生长发育、孵化条件、病原微生物造成胚胎病理形态学变化等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只有对上述诸多因素和条件做深入调查.才能得出切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梁珠娴  李繁 《动物检疫》2004,21(4):42-42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一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屠  相似文献   
995.
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抗原定位与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和RT-PCR法对人工感染IBV-M41株的SPF鸡不同脏器中的病毒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在感染后24h气管中最早出现特异性荧光,感染后第3h肺脏和肾脏出现特异性荧光,感染后第5d肝脏、脾脏、法氏囊、直肠等脏器也不同程度的出现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荧光在气管中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可达14d或更长:在肺脏和肾脏可持续3~5d;而在其他器官持续1~3d。试验结果表明气管、肺脏、肾脏都是M41株病毒增殖的场所,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毒最终定位于主要的靶器官气管。IFA和RT-PCR方法均可以对IBV抗原定位,相对来说IFA法更直观,而RT-PCR更灵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鉴别虫种。方法 取贵州从江县及都匀市牛带绦虫病人虫体的3节孕节(约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日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日龄荷兰乳牛犊2头,于62日龄、67日龄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 都匀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后原头节无小钩。结论 根据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997.
鸭瘟病毒弱毒株在免疫雏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鸭瘟病毒(DPV)弱毒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3种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病毒在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Cha株免疫雏鸭后,对血液、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肌肉、骨髓、粪便和食道共19种组织PCR检测结果如下:(1)皮下接种雏鸭后4h,即可在心、肝、脾、肾、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和小脑共10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所有采取的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DPV的DNA。(2)口服接种雏鸭后4h,可在舌和食道中检测到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2种组织器官中检出DPV的DNA。(3)滴鼻接种雏鸭后4h,未能在各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1种组织中检测到DPV的DNA。(4)在3种免疫途径中,检出时间最早和检出率最高的组织器官为肝脏、脑(大脑、小脑和延脑);3种途径免疫的鸭,从免疫后12h至21d均能从所有采集的组织中检测出DPV DNA。  相似文献   
998.
用禽副粘病毒Ⅰ型鹅源分离株YG97和鸡源分离株Y98的鸡胚尿囊液毒感染原代CEF,制作超薄切片,运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2株病毒引起CEF细胞器肿胀等轻微的超微结构改变,但不引起细胞的皱缩和裂解。结果表明鹅源YG97分离株和鸡源Y98分离株与NDV强毒株F48E8在致细胞病变特性上的差异。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还表明:鹅源分离株YG97鸡源分离株Y98在培养细胞上的形态发生与鸡新城疫病毒F48E8强毒株相似,是由细胞核复制的“纤丝样”结构出核孔在细胞浆内发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999.
石香薷挥发油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石香薷挥发油,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石香薷挥发油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的拮抗作用,测定其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Do)、半数细胞中毒浓度(TD50)、抑制50%细胞病变的药物浓度(IC50)、治疗指数(TI)及体外抗NDV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石香薷挥发油的TDo、TD50、IC50、TI分别为1.56g/l、3.13g/l、0.20g/l、15.65,石香薷挥发油0.79g/l对NDV所致的CP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明石香薷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NDV作用,提示石香薷挥发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抗NDV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重组牛干扰素γ对病毒性MDBK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研究了重组牛干扰素对5种病毒诱导MardinDarby牛肾细胞产生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重组牛干扰素r处理和未处理情况下5种病毒的logTCID50,发现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牛呼吸道合胞病毒(BRS)和副流感病毒3型对于重组牛干扰素有显著的敏感性,与对照相比,其TCID50分别增加1000倍,794倍和398倍。牛腺病毒7型(Ad-7)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对重组牛干扰素的敏感性很弱,TCID50分别增长1.25倍和1.58倍。实验结果表明重组牛干扰素在治疗对其敏感性强的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